听dj战歌,就上傲气战歌网!2015年传奇家族玩家最喜爱的家族战歌网
战歌推荐:战歌网 战歌网dj Mc战歌网 DJ战歌网下载 激情战歌-冰雪战歌网 客服Q:350317
新闻搜索:

新闻黑社会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10-12-21 19:53

新闻专题就是编辑通过特质新闻聚合的方式给读者提供优化信息服务。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就是有了信息的互动性和快速更新性,这点在我的广东变身的这些事儿里都得到表现。

做新闻专题实际上就是做新闻聚合,给读者(用户)提供聚合式特质性新闻服务,互动性强的新闻服务,特质新闻聚合区再细分为3个分区(3个分区的关系有并联式和串联式,像范跑跑那种纵向发生的排法就是串联式,像刘翔退赛的拍广告原因就是并联式)。

专题最好分三个部分,一是焦点新闻区(以最新新闻为主),包括焦点新闻和图片视频,二是专题主体区,根据读者对专题的需要设计三个分区,三是互动区,根据专题需要设计一个PK一个投票。

内容

新闻专题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新闻(事件性的人物性的)聚合,另外就是相关的评论、互动话题。关键在于你选什么样的新闻稿和评论还有设计什么样的互动性话题,这就看编辑的能力和思想了。

做专题,要想有流量,秘诀只有一个,站在民众的立场而不是官方的立场来设计选取新闻的那个“特质”,这个特质就是要引起弱势阶层的共鸣,因为他们才是网站服务的大多数和主体,特别是话题性专题,则就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设计角度,由于中国的新闻控制环境,具体在做时要讲究技巧。

事件性专题,就是把一些具有某种相同特质的事件性新闻通过某种形式(比如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编辑组合到一起,不带编辑观点,评论多元化,而不是像话题性那样对事件进行某种真实准确的判断,定性。然后再找角度,在这种角度下去找新闻,事件性专题基本上适合于即时性的,突然性的专题,是比较低级的专题。话题性专题选取的评论可以也带有评论的口味和喜好,而事件性,则可能带有不能观点的评论。事件性专题里的新闻往往是有一种外在的相同特点,比如寒门里的冠军,基本上没有多少自己的灵魂,是比较低层次的新闻专题。而话题性专题更多是编辑对一些事件进行洞察思考后得到的那个特质,在这个特质下去选取新闻,比如珠三角之痛,有自己的灵魂。

真正好的专题其实从形式上看,都是做得很简单,这样才好看,才不繁杂。关键是标题和主体设计得吸不吸引人。真正好的专题是简洁明了有味好看的。

专题标题:一句话,不能长,不能用分句,这样好念,便于传播;二是口语化,通俗,有生活味,说出来有意思。比如地震震出个范跑跑。广东“变身”这些事儿。绝对不能取那种生硬的拗口的难懂的文绉绉的标题。是不是口语化,有没有味道,放到嘴巴里念一遍,看是不是哪跟人说话一样。这样的专题专题才便于流传。标题一定要取得搞笑,有味道,口语化,这样才能吸引人,才能让人记住。

专题主体:做一个专题,首先要根据标题确定专题的主体,比如《光棍节,我们一起来*吧》里那些*的事件和主角,《动物如此,人何以堪》“那些让人感动的动物事和动物”,《地震震出个范跑跑》的“事件发生的五个阶段的事件和人”,其它边角料都是围绕主体部分来设计丰富。地震震出了个范跑跑吸引点是地震是怎么震出范跑跑的?所以从把范跑跑产生事件以时间为顺序分五个阶段来梳理是比较合适的,满足了网友的了解需要。

主体部分应该是这个专题最吸引读者的地方,所以相对来说文字部分也是最多最详细的。

主体区最好跟在焦点新闻后面,这样就可以跟网友发生即时互动。

每个专题都要有一个专题核,通过这个“粘核”把事件从外粘在一起,从内凝在一起。比如做地震救人动物动物的专题,粘核就是救人动物。“黑”洋人动了谁的奶酪,粘核是“黑”。

专题导语(摘要)

专题首页所有导语、摘要、导语尽量要用白描式的叙述,编辑千万不要自发议论,即使有议论,也是转述相关人的语录,这样其实也是白描。

专题的非常性。因为是做新闻专题。专题首页的每个部分都要有新闻性,要么是奇谈怪论,要么是奇特事件,当然,编辑只是转述提供者,绝对不能在里面自发议论,这一点做专题时永远要记住。

我后来为什么不用广东那些省长书记的图片了?因为人们天天看到,一点也不奇,而我之所以把语录按那种顺序摆,也是从真正能吸引读者和内容的逻辑出发,这才是真正专业的编辑。非常档案吸引人的是非常,网友想了解这个非常是如何非常,要让网友感觉到“非常”之处很重要,非常又是如何产生的。通对对非常事件产生后各方的激烈反应。

非常思路、非常语录、非常图集、非常反应(言论)、非常解决方案、一切都落脚到“非常”上来,都要有非常的味道,同时领导的言论也是这些非常事件产生的原因,而专家讲堂和领导言论放在一起,也有一个有效解读的效果。

首页内容:“非常”化。其实也就是用新闻的方式来做,因为是做新闻专题,做专题,一是要做出非常事件,二是要做出各方对非常的反应(辩论投票调查都是)。

包括图片、标题、摘要等,尽量奇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点击阅读、参与互动的兴趣和欲望,包括编者按、导语、分区摘要(导读),都要以写“奇”为主,奇的言论,奇的事件。奇的言论当然不是编辑自己的。摘要主要是让读者对分区新闻能快读速览,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专题主页的导语一定要有味道,有意思,有自己的风格。

新闻专题分事件性(人物性)专题和话题性专题。

所谓新闻专题编辑,就是把一些有相同特质的新闻事件和新闻评论编辑组合起来,来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或提供你想提供的东西。

话题性专题一定要有编辑(代表服务媒体)自己的角度,也就是观点,如“珠三角之痛”这样的。事件性专题就是只说事件为主。如寒门里走出的冠军。不带编辑自己的观点。

以小博大:就是从新闻点去做专题,来讨论一些有价值的话题。尤其表现在专题的大标题上面。如:地震震出个范跑跑。产业转型本是一个宏大抽像的话题,这次通过对几起转型期引起广泛争议风波性事件的盘点,从具象入手,以小搏大,以点带面,梳理出广东转型的幕后真实意图和产生原因,这样与网友的互动性来说,通过当下发生的他们熟悉的新闻点,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互动性就强一些。

专题要有逻辑性。专题的内容一定要讲究一个内在的逻辑,这样读者看起来就不会感觉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感觉你的思路很清晰。对于话题性专题来说,这个逻辑性主要来自你想通过这个专题表达什么。对于事件性专题来说,这个逻辑性来自于你这个专题想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特质的新闻聚合。

专题从结构上一定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这样才方便读者看得明白。也就是各分区之间要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性,一环扣一环,相依相生,形成一个整体的生命体,要有联系,主体区和边角料区,每一个部分对专题来说都很有必要,而不是杂乱无章毫不相干松松散散的放在一起。

在专题的焦点新闻旁边搞个小调查小投票效果是比较好的,相当于天涯在一个热点新闻贴后面附一个小调查。专题其实可以看成一个新闻主贴,有事件有分析,然后后面有一个PK,最后面就是网友跟贴区。

突出文字。焦点旁边的焦点视觉区最好配幻灯或视频,不要让其点击进入二级页面,在主页即完成阅读消费,这样不伤害专题整体效果,图片则可以在下面的主体区做为图片文字新闻的组成。如果是幻灯或视频,一定要加有意思而且合适本专题的文字说明,不然效果会大减。专题图片尽量不要链接新闻,视频在主页面就可以看,不要点击后转到另外网址,尽量不用视频,或者不放在突出位置。

所谓的话题性专题,就是对具有某种相同特质(特点)的新闻(包括人物新闻和事件新闻)及相关的评论和互动进行编辑组合,来表达编辑(本媒体)的一个观点,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做话题性专题。一是互动性强,二是有自己的灵魂。

图片:主页所有的图片(包括头图)先要当成文章做到网上去,然后点图片的属性获得图片的jpg后缀的网址。如果要显示文章,还要填文章的链接。

文字:最大字号是16号。

如何让首页内容自动更新

在专题下面再建一个从属文件名,主要是填上自动更新区名字、所属级、上级专题ID、相对路径就可以了(不用上传页面)。获得自动更新处的新ID,然后把自动更新的代码放到自动更新区就可以了,等到有新的稿子出来,就直接把稿子所属的专题ID改为我的专题ID,加上编者按,就可以了。

流程:

设计好专题主体内容和边角料后在纸上画出版式,然后

21cn所有的专题都是指事件专题,都以事件“立”专题,不能做成话题性新闻,从标题到内容都不能带本媒体观点,专题一定要以事件为主体,所以东西都是围绕着新闻事件来做,事件区要选择几个重点事件来做,然后是对重点事件的反应和评论。专题只能陈述事实,不能带本媒体(其实也就是民众媒体)的观点,这在官媒做久的人的做法。也是一种曲线小媳妇做法。可以理解,如果在这里做,会照着做,但不会认同,基本的判断力要保持。21CN专题是,用实事说话,用网友的话发声,自己不发声。事件类专题,从标题到内容,媒体都不能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倾向。一切通过网友的投票和调查来表达。自己只提供事实资料和网友发声的平台、空间。

字体号:

分区名

分区大标题

分区小标题

正文

PK台的支持手势是在后台做的,先选支持,然后到“我要发新闻那里发新闻”,然后改网址尾数(1563),然后成功后在后台获得手柄的ID。注意,吸引“广东变身”的教训,一般投票最多设计四个就可以了。不要搞多。因为如果主页面只有两到三屏的话,也不需要那么多,多了也没人原意投,眼都看花了,少才突出。

导语里,不要出现这些对官方明显带贬义的词语!——基本的策略

编辑规范:数字尽可能用*数字

栏目名加21CN没道理.而且21CN已应该大写

政要语录,应该配人物图片,图片更直观,同时也是版式需要,整个版式还要重新设计.目前的太粗放,太松垮,版式要再紧凑些

现有内焦点要求我们要看原文,进而选择标题上反映的点.

另外,我一再要求的副题7大要素,目前还比较单一

开通专题讨论组的方法,先是把专题在新增文章那里重发一遍,发时选“国内专题”,填正文链接的地址就可以了,然后获得一个ID,就是顿号后面的那串,然后用dr把讨论组里的ID数字换掉,专题标题也换成现在的,然后在头部那里加上onload="set_url()"就可以了。这串代码的意思是“读出”。www.guanhuaju.com 1、媒体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喜欢往主流媒体上靠。俺国的主流媒体,以前大部分也叫官媒,中国利益集团的公关部门,也叫谎言制造部。现在有了门户网站,也正在“主流化”,这是木法的事。凡是卖得好流量高的媒体,当然都在背着老大给老百姓卖点私货,想方设法遵循媒体行业的基本标准去做媒体,也就是做服务对象真正专业的信息和信息分析提供商。

2、媒体民工

也就是像我这样浪荡江湖的中国式底层媒体从业人员,据说在国外叫专业的新闻信息采集生产提供分析服务人员,专业人士。可供弄的信息有很多,公共事务信息、地产信息、求职信息、健康医疗信息等及这些信息的分析。第一种是最容易和政府发生冲突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由利益集团装扮成政府的国家。这些人混迹于民媒官媒,卖文为生,当然,偶尔也会出售回收良心,多少钱一两,可议价而定。

3、原创稿

如果我们不是做文摘媒体,那就应该尽量用原创,如果编辑力量不是很宽裕,我觉得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每一期主打上去,比如话题、策划,其它的精力和时间则花在组稿、约组、与作者沟通上,尽快地培养建立出一支属于杂志自己的作者群来。有条件的,最好签约,这样可以用到最合适本杂志的首发稿子,天长日久,聚少成多,他们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谁都抢不走的。真正的原创稿能为你的读者提供他们当下真正想得到的别的媒体所没有的各种有效信息服务。亲爱的,另外永远别忘记,原创稿是要付点稿费的。即使好像大多数时候是打发叫花子的。但是叫花子也是有尊严的,不是吗?更别说咱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大多数的被同情被关爱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我喜欢的语言,形象、创意、感性、有力、丰满。

4、记者

记者的天职是提问,文稿的深度与你的问题大有关系。

编辑是指挥官,记者是战士。真实是记者这个职业之所以值得尊敬的底线。记者这一职业所有的荣誉都由此而生,由此而来,为此而去。为了这个真实,上帝耶苏神秘大佛说,记者可以付出青春、热血、生命。所有的稿子要能让读者提炼出它的新闻性、人生经验、实用信息。

5、编辑

如果你的目标是做一个职业编辑,那么就应该为读者、媒体和发行人打工。

对于所服务媒体的定位及用稿标准,首先要有理解、沟通与服从的能力;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有乐趣,有价值,有意义,愿意加班熬夜也要干出来。编真正有价值的媒体,当然首先是要好看,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如果还想讲点专业精神,那么策划选题、提出选题和执行选题的能力一样也不能少。每策划一个选题、每编辑一个栏目一篇稿子,都应该保证至少一项指标有可以预期的回报率,比如可以想象得到的目标读者的激烈反应、真实共鸣及他们可以得到的有益收获。

把复杂的事情简洁化,所有的工作只应该是采写,编稿,所有的文字,一切策划都只为这份媒体的目标读者工作,对于一个编辑来说,这才是最实际的,最有效的,最应该做的事,所有的工作其实是要推行一种大众认可的对大众有益的所服务媒体的传播理念。

如果想一直干编辑这行,喜欢并尊重这个职业,那就在不违背职业操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读者多编一些好稿吧,一个编辑的所有劳动都是为了尽可能地为所服务媒体的目标读者多编一些好稿,解决目标读者当下一些实际问题。为所服务的媒体多创造一些经济收益,给媒体带来真正名誉与财富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生存空间。做到这点,这份媒体也就有了市场,这份工作也就有了价值与荣誉感,为它付出时间与精力也就有了些叫“意义”的东西。

6、公信力

媒体最宝贵最值钱的财富。

一个媒体最大最根本的价值是维护他所处的这个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正义。不管是做采访还是做编辑策划,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你的立场,你的观点,你站在哪一方,你是真正为你公众服务还是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媒体的公信力首先来自于提供真实的信息,这是媒体生命的底线,一家媒体,如何没有了公信力,一切则无从说起,包括生存。当然,言论垄断国除外。

7、广告

媒体惟一的奶。

对于一家媒体来说,首先要做内容,但做内容绝对是赔本的,也就是投入期,真正赢利是靠广告。做内容就是做品牌,品牌是核心竞争力。比如天涯的赢利模式。有了人气,有了发行,必然会引来广告。现在的网络媒体,赢利只会也只能来源于广告。未来的时代,广告是满足受众肉体的需要,而精神的需要,是不用“花钱”的,至少混天涯的网友现在是这样吧。

8、价值

中国有真正的记者证吗?

中国有真正的媒体吗?

有问的必要吗?

民工的回答是:只有真正为你服务的这份媒体的目标读者提供真正的价值的信息服务,少发点欺骗目标读者的稿,你做的稿才是有价值的稿,你编的这份媒体才是有价值的媒体。不介意地说,在中国,所有真正想搞新闻的,都是新闻民工。

你想通过媒体来做什么,是通过每一篇稿子每一个策划,来传播真正文明的火花,还是只仅仅想通过这个社会公器获得满足自己肉体欲望的金钱与金钱带来的权力?如果是后者,那你永远做的都不是媒体,甚至连正当的生意都不是。因为你是很容易就出卖良知和正义,屈服是你惟一的选择,自动放弃责任就是你对这社会惟一的承诺。你所服务的媒体可能做成庞大的“大”,但永远也都不可能做成伟大的“大”,做成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人。

9、采访

一个好记者会说:“我问的都是我的目标读者关心的而又最有可能从这位被采访者这里得到答案的问题。”

采访的时候,先听明白了再记,就是尽量用心用脑袋记住了,再在采访本上做一下记号。这样才能条理分明,真正知道明白他讲的真实的观点。

采访同一个人,不同媒体的记者写出来的稿子应该是不同的,因为你是代表自己所服务的媒体去的,自己的媒体有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媒体,想了解肯定不一样,那么去前所设计的问题也不一样,采访的结果和想要从受访者那里得到的料也不一样。所以就是标题也是符合所服务刊物定位的,具有本媒体特点的标题。

采访时表面上可以叫大爷,心里千万不要真的把自己当作采访对象的学生或者孙子。不然,你当了孙子还不要紧,你供职的媒体成了二孙子。你代表的是你所服务的这家传媒,这家传媒的价值观,这家传媒数是以万记的读者。如果可能,最好是做采访对象的朋友。如果你心里把自己当大爷,那肯定是党报记者。

我的采访语言表达一度有很大的问题,名副其实的很糟糕采访。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让人生厌瞧不起,就是不流畅。另一个就是多余无用的影响听者兴趣的口头禅多:“这个”“就是说”,要想办法扔掉,再也不要说了!

解决办法:

一、所谓采访,就是想听取对方你所服务媒体的目标所关心的那个几个问题的看法,所以要提的那几个问题,一定是你的目标读者都关心的问题。在采访时,不要看着提纲采访,这样一定会打结巴,要把提纲放在脑子里,心里有数,哪几个问题,什么样的问题,要想了又想,是不是你的目标读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把要问的那几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问几个真正是你的目标读者想知道的问题。

二、采访时,一定要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微笑的表情,说话一定要流畅,不要打结。

三、采访时一定不要假笑,不要做出一副谦卑相,谦和热情就行。

10、新闻

我们不过是借一个真实的事情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多年前,对像俺这样初涉江湖的民工来讲,最需要的是唤醒被长久以来被蒙昧的沉睡的新闻意识——新闻就是平民百姓感兴趣的“真事儿”,千万别蒙人,不然的话,稿子的待遇就是民工老家父老兄弟们经常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说的那句:又在入哄我们!

新闻用个案说话,保证客观、冷静、真实。报道读者非常想知道并且其它媒体没有报道过的信息。记者对这一事件的观点和立场确定了他的调查方向和调查结果,也就是稿子的内容。“单薄”主要是指稿子的结构,就是基本上是几个对象的采访,编稿时可以多想一些小元素,这里排出的版面也丰富一点,稿子的视角也丰富一点。

文字可以改变世界。要让语言有生命力,不要言之无味,四平八稳,套话“社话”连篇,拘束生硬,再有力一点,再平实点,再准确点,俺印象中《南方周末》的一些记者的语言蛮好。

11、新闻评论

俗称时评。

不表态,等于不存在。

一份没有立场的媒体其实是一份弱势媒体,一份只从自己所属集团利益去说话,去欺骗大众的媒体,是可耻的媒体——这些行话只能放在教科书上。

在新闻同质化的时代,如果没有评论,就等于你站在一堆人里面,别人都在表达自己,你却没有观点。当然更可怕的是像中国大多数纸媒一样去进行“太监”式的“表态”,看看俺们*大小报社评论编辑们编的写的改的“新闻评论”,就知道我们基本上都成了“变性人”了。不阴不阳,不男不女,都混成了男人中的女人女人中的男人,总之一句话说得吞吞吐吐曲里拐弯,过于“艺术”的评论总是显得无力苍白。这当然是因为生怕得罪了自己的米饭班主。

媒体永远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发言。俺不喜欢那种四平八稳的时评,也不喜欢那种貌似完美无缺义正辞严的,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至善反而至伪,就像俺党在抗日时期新华日报上发表达的那些歌颂美国*的圣人社论。党报大多数的时评都这样。俺称之为八股时评,还美其名说“理性,建设性”,其实没半点性格。读者并不需要你去教导。中国纸媒的评论,大都像被阉了的太监。

在做新闻评论,一定要拥有一双“毒眼”,真正是站在你身边正在地上爬行的人们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看穿重重的迷雾,看出中国充斥在官媒上的假新闻,写出真正专业的信息分析来。真正的媒体,永远是批评者的角色,通过批评来监督提醒政府。对于一份媒体来说,评论是灵魂。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我们这些“媒体工作者”和小姐属姐妹行业。我们已经慢慢忘记这副喉咙原来可以说自己的话,是可以说点“人话”的。如果致力于做值得人尊重的,独立的有自己声音和立场,以显示存在价值的社会公共媒体,也许我们还有从良的那一天。

12、观点稿

能够用采访对象说的一句话做标题的稿。

这个人的身份肯定在当下十分的特殊,或是名人或是大众红人,其观点可能会影响很多人或“某些人”。

如果害怕写稿时忘了这位大佬的金言玉语,民工的办法是:

在提出问题之后所要做的就是把握准这个人回答问题的主要观点,只要把这个听准确了,写稿时一回忆,一切都会活了,而且写观点采访的稿,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被采访者的观点的。最重要的是不要歪曲了他的观点,让读者误读,不然的话,本来是职业素质的事,却会让人怀疑你的职业道德,就不好玩了。

并不是被采访都的每句话都要记录,只记录你认为对读者来说重要的,对被采访都来说也是他很想要跟读者说的。那些拍破脑壳都想不起来的东东,说明对他的观点的阐述并不重要。写稿时,要善于抓住被采访者的核心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所以在采访时要学会去捕捉被采访者给你所要的主要观点。

13、策划

俺也叫话题,专题、特别策划、选题、话题、专题、栏目、节目。

一个专题做得好不好,民工觉得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传播的两个价值,一个是外在的传播价值,一个是内在的传播价值。外在传播价值说白了就是这个专题好不好看,所选取的形式、内容、题材和角度,甚至主标题能不能吸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内在价值就是俺们这些民工真正想要通这个专题想“说的话”,也就是本媒体通过这个专题想要表达的立场观点什么的。如果传播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都不错,那么这个专题就接近完美了,当然到底如何,还得读者说了算。

最容易触动读者眼球和神经,引发他们激动情绪的话题是好策划的基本条件,比如房奴,城市治安,办公室政治,民工,社保基金,医药黑幕、大学的各种“门”等。

做任何策划都是为了解决我们目标读者当下一些实际问题的,总是要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那么这个策划才有意义。不要玩虚的,不做那种享乐主义的,要关注现实,关注你的目标读者群的苦与痛,烦与忧,怎么样让他们找到真实健康的幸福与人生的快乐。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每个策划要和现实,和当下,和目标读者有关系。不要做一些可做可不做,离目标读者身与心其实比较远的话题。话题或选题里面要能出新观点,因为观点也是谈资。也是营养和智慧。每做一个选题,都要达到一个目的,说明表达策划者的意图,好的选题就是以最佳的方式让读者明白策划者的意思。每一个特别策划,都要解决我们的目标读者当下最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媒体新主张。

做选题的基本标准:

第一、时效性,这个就不用讲了,没有时效性的专题等于出土文物。

第二、实用性,所做的话题或选题稿能通过媒体这个平台给目标读者当下所正在进行中的困惑苦恼给予真正有效的参考,同时也传播自己媒体自己的理念。要本土化,要关注当下目标读者的现实需要。

第三、原创性,只有原创才有价值,才可能有“独家”,要么是原创的主张,要么是原创的资讯。

第四、可读性,角度,角度要新,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小标题跟大标题的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包装的问题。就是你的包装和你的角度要统一相配。首先要找准角度,角度找好了,才开始做里面与之相配的小标题。策划的标题和话题角度要新,形式一定要和标题相配,总之一定要别致,既表达你的想法,又吸引人。

第五、真实性。话题也是一种新闻体裁,它的底线是真实。我可以不说真话,但是不能说假话。话题也是有新闻性的,普通人真实的人生生活情感秘密。对读者有益的,观照他人看自身,互通人生与情感生活的有益的信息。故事和案例的选取的标准是要真实,要有实用性,多叙述少议论。普通人的真实的人生故事,对读者有用的,有参考帮助价值的,也是新闻。就像《人之初》的策划那样在无法采访的情况下可以约相关的读者写。有了网络,以后编辑做策划搜集相关真实现状故事就很方便了。特别策划不一定搞那些“新故事”,那样吃力不说,很容易写出假的“真故事”,做策划不是搞“资料罗列”,其实也是一种“原创”。就是用真实的事实,真实的观点来表明来“说明”媒体提出的一个对目标读者有益的独特的观点。所用的资料必须都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物故事,真实的观点。

14、人物故事稿

采访一个人物,首先得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这个人值不值得自己采访?

二是他(她)最值得自己采访的地方在哪里?

先确定你要采访的人物是不是一座新闻矿,如果是,就去接触,在接触了解查资料中去发现藏在他(她)身上的“大金子”(也就是读者感兴趣,同时也值得写的“料”),然后写采访写明书(设计与他这个吸引读取的点有关的问题),发给采访对象,以得到他的同意接受采访,然后预约采访时间,然后开始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开始“写”腹稿,丰满你所要得到的三到四个小故事,挖到你真正想要读者感兴趣的组成“大金子”的“小金子”,也就是构成你稿子的每一个部分。我认为一个人物值不值得采访,跟这个人物的所谓的社会地位没有关系,主要是这个人物的行为、故事所言说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一种值得我去写的内在的人物诉求,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可能触动读者心灵的。不是什么人物都可以写的,尽量写你内心真正感兴趣的人物,在自己熟悉的人群里寻找题材和线索,找属于自己的那一口井。

写人物故事,其实就是用你的笔把你听的的关于所写人物的故事选择性地讲给你的读者听,你能获得什么的“好故事”就在于你记者的采访能力。采访回来后就在很短的时间里赶紧把你认为值得讲给读者“听”的故事用笔讲出来。至于怎么讲得吸引,那你就要想想,但绝对不能虚构。所以说对于人物稿来说,最重要的是采访,而不是写稿,写稿对一篇稿来讲,是最不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采访之前和采访过程中。采访之前和采访过程中要想办法找到这个人物身上最吸引读者的那个“新闻点”,然后再深挖下去。

首先通过有限的资料去了解这个人,判断出这个人的“新闻点”在哪里,确定采访提纲里设计的问题的方向,这样就可以保证你的采访是有效采访,这样的采访才不散,不乱,每个采访对象跟另一个采访对象的“新闻点”绝对是不同的。

采访中,问他生命中的那些同行的人,然后问他与这些人发生的真实的故事,真实故事的细节!故事里最真实的心情!这就是以后采访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回来后有东西可写!我觉得采访时“捉住”了这点,一切都好办了。听你的采访对像讲读者真正想要知道的关于他的故事。想办法让他(她)说出读者真正关心的属于他(她)的故事,千万要避免让采访对象长篇大论讲观点!不然,你回来的时候将会不知写什么,根本不知如何下笔,因为你在采访时没有得到读者真正想要知道的东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抓故事的细节。这样你的故事就一下子鲜活了。用平实的的语言去写。凡是观点采访,最好带录音机,故事采访就不用。

采访时脑子里要同时开始打腹稿,脑筋要紧张地转动,标题怎么起?这个故事适不适合做自己这篇这本杂志的稿子的故事,如果适合,就要不停在挖下去。采访时最忌讳大而全地问,要寻找这个人读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去问,想方设法尽可能地问深,再问深,深挖一口井,这样才能涌出泉水,而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样只能大而全,都是得到一些读者并不感兴起,或者说别的人物身上都有的东西。要善于寻找他(她)身上其它人物没有的东西,然后深挖下去。这样一场采访下来,你的稿子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因为你在采访中,已经开始在“写”了。

写人物故事稿,不要写成自传,永远记住,你只是在讲一个平凡人的一个奇特的故事。所以不要向写自传那样从“他哪一年出生在那一个小山村”那里开始写,从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开始写。写他的不同于常人的那个故事。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听你的采访对像讲读者真正想要知道的关于他的故事。想办法让他(她)说出读者真正关心的属于他(她)的故事,千万要避免让采访对象长篇大论讲观点!不然,你回来的时候将会不知写什么,根本不知如何下笔,因为你在采访时没有得到读者真正想要知道的东西。一个是题材上特别,二个是要有一个特别的细节。当然这都是可以设计的。

写这个人物的故事,从他的这个最值得写的故事的“这一刻”开始,其它的都是很简短的插述。插述是为了让故事更丰满。

15、关于杂志

作为一个死做编辑的,不能不说杂志。

《黄金时代》杂志给我的启发,杂志这种媒体形式已经属于过去了。

现在很多杂志是传播的伪善良文化和伪美丽文化。读者,知音,故事会,他们关于真善美的标准几近于虚伪。这些其实都是小杂志。

小资杂志其实是小众杂志,离大众杂志很远,很远。《城市画报》《爱人》《女友》《希望》《花溪》更多的讲究艺术与感官的刺激,主要是通过主创人员的平面视觉方面的创意和设计来运作和完成的。其办刊骨干及策划编辑主创人员基本上都来自美术和艺术界、摄影界。它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城市小众杂志而不是大众杂志,也就是说大众读者基本无关。它所推销的新生活理念其实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伪小资”生活理念,非常先锋前卫,只能为城市少数人群认可和接受的“概念性”东西,所与之共鸣者永远只属于城市中的少数人。我接触到的好几位女性朋友,她们都说不好意思把本杂志带回家。“因为从封面到内容真的有点那个!不好意思让父母看到。”类似的国产货相信我一口气可以举出一百本来。所谓小资,在中国,你一听到这个词后产生的联想就是装幼稚,装无知,装天真。就像当一个婊子千方百计地拐着弯告诉你,我不是婊子,我还是处女呢。你是否会觉得她是一个有起码职业操守的人?小资杂志其实都是真正的婊子杂志,他们上面的的话比一百个小学毕业的小姐站在你面前讲的话更让你感到恶心,他们骨子里散发出一股婊子味道,却千方百计地告诉你,我不是婊子,我是小资。

“电子杂志”是一种可笑的搞法,杂志之所以以翻页等形态出现,那是因为他的传播材质是纸,没法点击。新浪天涯搜狐不就是电子杂志?

16、定位

栏目设置,每期策划,约稿选稿编稿用稿。你用什么样的作者的稿,怎么与作者沟通本刊的定位。每个栏目、每个策划、每期主打、每篇稿子都应该为媒体的核心读者和内容“服务”,每一期都是对本媒体独有定位的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合力,才能为这个品牌“添砖加瓦”,而不是让读者觉得天上地下,形散神也散,分散模糊了读者对她的印象,跟一个人一样,除了有教养有品位外,有个性的往往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让大家记住。总之,应该通过所有的策划、文稿、插图、图片给她打上鲜明的印记,让读者一眼就记住她。

17、导读

就是这篇稿子的广告词。一定要短,吸引人,而且贴切,简洁,有力,有味。

18、标题

鲜点,活点,简洁平实有力。功能其实跟导语差不多,简洁、清晰、准确、贴切、有吸引力。

19、插图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最好用原创插图,专文专画,贴近文稿内容,好的插图往往能对文稿能取到很好的烘托作用,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然后才会看文章内容。

20、版式

作为一个想做品牌的媒体,版式风格应该统一,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这个风格的标准我觉得基本上有两个,一是要符合本媒体的读者定和内容定位;二是要能方便读者阅读,要清爽,雅致,有序,不要挤,乱,脏。

我发现把分辨率一调图片就变大了,调到300。就是杂志插图的分辨率要达到300。报纸的要有150/图片从网下拷下来后,把分辨率一调,图片自然就变大了。给排版员的稿段落标记要是弯的,不要是直箭头。每个栏目的图片不要放在文字稿中,另设一个文件夹放。做稿时图片不要放在文字稿里,每个栏目另建一个文件夹放着,每幅图片一定要注明是哪篇文章的图。标号符号要是全角的。

讲杂志版式的。

21、删稿

有作者对我改动他的文章不满,我的那篇文章有2900多字,你怎么只编了1600多字?改动这么大,严格来说,这其实不是叫改动,是编辑。

编得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但一定要在编辑定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这是编辑的基本工作。作为编辑主要是为刊物和读者作想。改稿不是为了讨好作者,是为了讨好刊物和读者。这是体现编辑专业精神的时候。编辑不是仅仅给作者看看稿,改改错别字和痛病句,那样的编辑毫无价值。删稿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并不是为了删而删。

一篇稿子如果独立或在其它刊物发,如果一字不删,很可能是一篇好稿,但是如果在这家刊物发表,他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决定了这个稿子,编辑应该如何来编辑。作为编辑,你不改,其实也是一种失职。

22、栏目设计

每设计或主持一个栏目,都要想方设法增加读者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23、导语

标题的广告,写最能吸引人,抓住人的一句话。

24、社论

本媒体本期编辑人语。代表媒体立场。

25、点评

编辑读后感。

26、专栏

写稿的人要么身份特别,要么是名人。不要求写稿者一定是真的会写稿,会爆料就行。

27、约稿

对于那些侮辱自己的不讲信义的作者,没有必要再去跟他们约稿,这样的作者,远离,没必要再自找一些无谓的烦恼。对那些真正热爱写稿的作者,要对他们更好,要看清哪些是功利心强的作者。对那些真正的作者一定要好,只有这样,才会拥有自己的优质的作者群。

28、媒体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媒体,一种是专业媒体。

29、发行

在做发行时除了推荐新栏目外,可以通过打电话和读者沟通,先问一下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提供给编辑,作为做稿的依据,所以发行也很重要。www.guanhuaju.com 我们为什么做专题?

媒体通过一个专题表达一个对公众有益的事实(真相)或者想法。

在中国这个国度里,首先我们要分清,哪些更像人,哪些人更像动物?然后我们要弄清我们是为哪些人服务。也就是说,我们网聚的是哪些“人”的力量。接下来,作为媒体,作为公众的信息提供者和服务者,我们通过什么网聚人的力量?还是通过优质的新闻信息和新闻分析。当然,说得漂亮很重要,但是做得漂亮更重要。说,是说给自己听的,做,才是做给服务群体看的听的。

现在的背景和现实下,俺们只好去做专题,通过专题来发声,为网民提供专业的新闻信息和新闻分析服务,为俺们的公众提供专业服务。因为专题其实就是一种表达媒体自己立场和新观点的形式,是媒体通过新闻和评信纸来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为什么做专题要开策划会,因为专题表达本媒体的观点,也就是这个媒体工作团队共同探索思考并认同的观点,而不应该是这个团队哪一个人的观点。

我们通过专题要实现的目标:

1、自己生产新闻,通过专题论坛和专题体本身。

2、产生我们这份媒体自己的原创评论,也通过专题。

一个专题只表达一个鲜明的对用户真正有益的观点。本专题所有的新闻和评论都指向这个观点,最终为表现这个观点服务。

我们做什么样的专题?

做专题,首先是要能和读者产生强烈互动,然后是要能产生一个媒体自己的新观点。强烈互动首先是从选择专题的新闻事件来表现,评论的表现手法,读者的参与。比如网友评论等等。

好专题的标准:既是真正有价值,又能与读者产生强烈的互动,同时让读者产生得到真正好的优质的媒体服务的感觉。我们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新闻信息服务,而不是欺骗愚弄读者,提供虚假的信息服务,也就是以媒体的专业工作来提供真正优质的深入的无限于接爱事实真相的新闻信息和真正专业的优质的新闻分析。把真相告诉用户,把真话告诉用户。

1、要能与读者产生强烈的互动,或感动或愤怒或惊奇或渴望;

2、要能产生一个真正的属于媒体的好的鲜观点;

3、基本结构的表现形式要鲜活多样。

当然真正关键的还是要稿子好,各种稿子是表现专题的最基本元素。不管是新闻谢还是“评论”稿。

专题的风格

现在的网站专题浩如烟海,一天产生一万个,怎么样让人记住,让人下次还来看。惟一的方法是要有自己的性格,做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专题。

我追求的专题新闻风格目标是:生猛、搞笑。

生猛是为网友负责,之所以说生猛,是相对于官媒(纸媒而言)的,搞笑一是为了更加看,二也是和伟大的宣传部玩游戏,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糖衣炮弹更让新闻党卫军容易接受。

用新闻事件的关注选择和评论来表达本媒体观点。这就是体现编辑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地方。这需要编辑也就是媒体从业人员能过自己的职业精神和专业质素去采写、编辑、判断、选择、策划真正优质对用户有益的互动性强(也就是好看吸引人)的新闻信息,真正好的能够站在民众这边代表媒体立场的专业优质评论,专业的新闻分析,这都需要通过编辑的专业能力去完成。

我们的追求:做互动性强,有价值的专题。对于用户来说,专题的互动性主要是通过新闻信息的选择和专题的表现形式以及媒体观点来完成的,而专题价值也基本上通过这些来完成了,当然主要还是通过新闻分析,也就是评论。

如果找不到说出真相的贴子和讲出真话的真正专业的分析,就不要做这个专题。如果你的这个专题不能无法或不敢给服务的用户真正的真相和真话,就不要做。

让我们做的专题成为千万个专题的“这一个”。

我们怎么做专题?

新闻和评论的来源

如何解决当下大陆网站新闻来源和评论来源?

新闻来源:

基本方法是从网络上来。用百度从网上搜索。快捷迅速科学。

从网络上来,浩如大海的网媒上有无穷尽的新闻。纸媒提供的,网媒自己产生的,比如天涯除了生产评论外还生产大量的新闻。在新闻同质化的年代,这是最好的也是最科学的一条得到新闻的方法。但有一条必须说明,媒体必须给作者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

现实有三种,一种是官媒的,一种是网媒的,一种是本网媒自己生产的。后两种除了用官媒的外,就是网友自己提供的。

官媒的。这种路大家都在抢,不止是抢,而且是为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抢得头破血流,这是中国新闻环境下惟一“合法”但其实永远不会更优质的新闻提供来源。需要本媒体从业人员通过专业质素和职业操守去分析去编辑去选择。

网友的。美国有一个Bigge网站,他是一个校园新闻网,但是他没有一名记者,所有的新闻来自于网友自己提供上来与大家分享。目前来说,这可能是真正能产生优质新闻信息的来源,但需要本媒体从业人员通过专业质素和职业操守去分析去编辑去选择。

本网媒自己采访的。这条路最终行得通,但眼下基本行不通。

关于专题的新闻选择:

新闻的底线和目的地是说出真相;评论的底线和目的地是讲出真话。至于表现形式,如何说如何讲,则是第二步,让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的工具。专题其实就是互动性更强,表现形式更丰富的代表媒体立场的长篇评论。对专题新闻的标题评价,首先是从本媒体主流用户群体关注的数量和关注度,也就是他们与该新闻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我们要弄清两两个问题:谁是我们的主流用户?我们的主流用户和官媒有什么不同?张亚勤说服务产生价值,如果你连服务的对像都搞错了,还能产生什么价值?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是为谁提供新闻服务?对于他们而言,我们提供的是不是他们真正关注需要的有价值的专业新闻服务,至于互动性,则是第二步。专题里的新闻一定要为表达你的观点服务,每一条新闻都是为了支撑媒体做这个专题想要表达的观点和告诉受众对受众有益的想法,就像凤凰卫视做的《一寸山河一寸血》那样,所有披露的信息都是想表达凤凰卫视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其实国民党是抗日主力。不管他想表达的观点对不对,但专题操作的技术应该是这样的。

总之就是让观众看了后得到一个你想说的印象,就像我们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里被遮蔽的那些新闻资料、信息,受众自然而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哦,原来抗日的主力是国民党部队啊。——这个观点其实不对,真正抗日的其实是中华民族的老百姓,但这不是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而更多的是职业操守上面的事了。

这样做出来专题,才是有灵魂的专题,这是职业质素,至于是好的有价值的对公众有益的灵魂还是有害的灵魂,则是取决于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了。

只要对这个专题“有用”的新闻,而不是什么有点关系的新闻都往这里放,那成了一个垃圾筐了。不要搞什么“包场”,那是一种很蠢的办法。你搞包场,搞得过新浪吗?

什么样的新闻事件(新闻)才算真正有价值呢?

也就是专题的新闻事件或新闻第一信息源的选择。

首先要是大众媒介服务的大众真正感兴趣的,他们也真正非常关注的有权利知道的新闻信息,而不是像“两会”这种伪新闻事件或新闻源。二是媒体自身也关注的,并且能够通过关注来表达媒体立场的。是否值得关注,这需要专业的媒体判断,要关注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而不是像“两会”“学雷锋”这样的一砣砣狗屎,是否有价值,是对于我们服务的公众读者而言的。

从表现看,专题似乎都是关注最新发生的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但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对刚刚发生的媒体(我是说真正的媒体)服务的受众(我是指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民众)真正关心的新闻事件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的“关注”来表达媒体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第二种是作为媒体(媒体从业人员),通过自己的媒体职业质素,想要表达自己对某项社会公共事务有自己的立场和经过长期思索探索得到的一个对服务媒体真正有益的新观点时,刚好这时发生了一起最好的作为表达介质的新闻事件,从而立马去通过关注这起新闻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新观点。

评论来源:

1、代表本媒体传播理念和价值标准和自己的专职评论员。比如天涯社区、南方都市报、凤凰卫视等真正追求独立意见的大众媒体。这条目标似乎现在还处于重重压迫窄缝中,但是是最终的路。天涯给我的启示,是什么成就了天涯,我想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功劳要给他的评论,具体说来,就是它首页聚焦上的人文栏,社会栏。眼下可能通过本媒编辑的选择判断和编辑,包装为本媒体的评论发出来。可以从天涯等优质论坛和本网站论坛上获得。不光光是对评论的编辑选择,其实对专题头条新闻的选择也表明了媒体的立场。因为这表明了媒体的关注对象和服务对象。

2、官媒评论员写的稿。当然代表官媒的价值标准和媒体立场。这些新闻评论因为大部分是长期为官媒写稿的官媒评论员,所以他们的新闻分析基本与我们的服务对像互动性不强,甚至可以用“很差或者没有”来表扬。

3、网友评论员。一是相关的博客(其实就是专栏),一是从相关的大众或专业论坛上来。知名的不知各的。这些评论员基本来自民间,不管是用匿名还是网名,他们写的更加生猛,是真正的无间隙地更加真实的与新闻发生“关系”,而不会去隔了一层,写那种太监式的新闻分析,因为来自民间代表民间,这些被官媒称为“网络暴民”的知名网友写的原生态评论其实才是接近真正媒体的评论,也可以说,中国式网络暴民的评论往往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新闻分析,也叫时评。我们的评论可以从新浪博客和天涯各个论坛以及这两个网站的网友跟贴上去组稿编辑。(专业的大众的都有。)

网络专题的形式

具体就是新闻区和分析区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专题的基本结构就是新闻和评论。主要由新闻信息区和新闻分析区组成。但是这两个区的表现形式则是非常多种多样的。而且也是根据不同的新闻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表现栏目:

新闻区的:新闻事件里的人物面对面,密访,狗仔偷听队等等表现形式。新闻分析里有网友评论,评论员PK,华人连线、专题论坛(可以与论坛互动,在论坛上特开一个本次专题论坛)。

表现媒质:

视频、文字、FLASH。根据网络的特质,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视频和动漫和论坛等。

新闻和新闻分析的选择

一、选择新闻信息

首先是第一新闻信息,标准是最新,最鲜的能引起新闻服务对像强烈反应的新闻事件。

二、选择新闻分析人。

基本有三类,一种是本媒体评论员,一种是专家,一种是大众。

专题模板:

专题标题:尽量搞笑、生猛、新鲜一点,这样才能再第一时间让人眼睛一亮,互动性才会强。

专题主新闻:头条新闻。

专题导语

新闻区(最新鲜的消息,最新鲜的信息。)

标志事件:

导语:

新闻:(大标题,附大的模糊阴影式正面图片)

人物

大图片:博客链接,地址

博客交锋

激战现场

视频资料:凤凰卫视房价成本节目:任志强PK易宪容,房价成本是否应该公开(播出时间:2006年12月23日(星期六)晚上8:30)

标志事件:

导语:

相关新闻

评论区(最新鲜的评论,也就是最新鲜的新闻分析。)

专家视点

主要观点:

媒体观察(纸媒)

主要观点:

网友观点(网媒、博客)

主要观点:

网友调查:其实也是代表媒体立场的一种评论形式。

流程:

从网络上搜集:新闻资料;评论资料;图片资料——做专题文稿结构——做文字稿及首页提要文字——画专题首页版式图——用dreamwe*er做首页样式和二级页面样式——把正文字放进首页和分页样式。www.guanhuaju.com 在中国媒体,我们基本上都是一群民工,既然是民工,那就难免有些主编把自己封为工头,一手遮天,对民工们非斥即骂,每天干得很爽啊。

所谓权力,就是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让别人变成行动,最终成为自己所期望结果的一种力量,这个意志和思想来自哪里?

作为一个主编,他拥有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资方赋予他的权力,用好这个权力,可以使员工对你产生敬畏与服从,让编辑流程能顺畅地执行,同时在编辑过程中产生创造性的火花。

作为一个编辑管理人员,在不违背个人良知与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在法律与道德的框架内,对于资方,他除了要有理解、沟通与服从的能力,还要有维护所服务的这份媒体尊严的能力;对于手下的员工,他要有管理、沟通跟甄别的能力;而对于他自己,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能力和热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有乐趣,有价值,有意义,而且愿意加班熬夜也要干出来。

主编与员工不可能平等相处赤膊相见,主编所要做的是尽可能显得公平一些,让员工觉得你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公平公正的主编。学会微笑友善地和手下相处,一对一的直接沟通,微笑着把想要表达的意见表达出来,微笑着解释自己的想法,做到真正有效良好的沟通,对人温情,对事理性。员工正在做事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他,这样会影响他们做事的质量与效率,做完后可单独与之沟通。

一个主编什么时候才能显示其存在?

答:评稿的时候,也就是他发言的时候,这是他显示自己权力的时候,这个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有优先发言权。这个权力是资方给的。因此对于手下的采编而言,作为一个主编,最重要的是甄别的能力,也就是公正打分的能力。

编辑部管理以“*众议合作式”代替“个人崇拜式”,主编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也会少怄气。要把适合于这份媒体的基本“游戏规则”讲清楚,奖罚制度,发稿标准,采编流程等,并把制度发给员工每人一份,沟通后如同意即请签字认可。永远不要把编辑部搞成“一个人的编辑部”,编辑这个职业绝对是集体智慧的结果,要努力造成这样一种氛围——让团队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有权利和义务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一个有所求的主编,他对手下的编辑是有所选择的,他要推行一种他认可并追求的媒体价值观,找一帮认可他价值观的团队,并以此为原则去策划,约稿,选稿,发稿,评稿,同时不断地完善并坚持。

一句话来说,主编就是那个善于让编辑部里所有的脑袋都思考,容忍并能甑别接受真正好的意见的人,这也是回答本文开头问题的答案,主编的思想来自团队的力量和智慧。

这一切的基础是,首先要让你的手下觉得你是一个友善的主编。靠专业能力、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去让别人尊敬你,信任你。而不是让别人厌憎你,害怕你,远离你。

主编的权力惟一表现之处就是能不能在把手下的火花全部激发怒放,然后你判断识别,然后统筹整理成一人最漂亮的火花。然后献给受众。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你所选择的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脑袋及这个脑袋的尊严。www.guanhuaju.com 《岭南精英》的“黄金白银”

作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一本同学会刊物,这本定向直投杂志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打造成学院派专家学者和一线工商业管理人士的交流平台。

这个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准确、客观。

在杂志的创办初期,要做到这点很难,但从长远看,坚持的价值远远大过放弃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岭南精英》里面有“真金白银”,这也就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的真金白银,无非是以下两点:

一是这本杂志的智慧支持。也就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知名工商管理学院,这是《岭南精英》一块最值钱的牌子,关键是不能让这块牌子掉色或者有所损。我觉得对于那些正在读或者已经毕业的EMBA和MBA的学员们来说,他们是很珍惜也很自觉维护这块牌子的,所以,《岭南精英》所有的策划、采访、用稿不能砸了这块牌子,否则就是终结这本杂志的真正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要知道那些在商场一线摸爬滚打的老总们是何其聪明?

二是杂志的稿件来源。来自商界一线人士们的商业实战经验和他们的商业智慧,各种工商企事业管理方便的新火花,新观点。

作为一本定向传播媒体,我觉得岭南精英传播的应该是货真价实的有创见的工商管理方法,心得。对于目标读者来讲,这些比真金白银值钱得多。

杂志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公正客观的平台。所谓英雄惜英雄,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真正能让这些拥有高学历的老板们佩服的不是你拥有多少宝马奔驰,而是这个老板的创业智慧,摸索到的真实宝贵值得效仿推崇的商业价值观。这才是真正值钱,也是真正吸引人的。

杂志提供一个公正、准确、不夸大不歪曲的传播平台,这也是她作为一本杂志的基本功能,也是《岭南精英》这本杂志的品牌公信力之来源,如果能成为所有同学心目中的一本合格的《岭南精英》,那么,这本杂志就真正是值钱了,也有了生存的空间。

总之,这本杂志真正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是学院研究型智慧和工商企业管理实战经验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结合的结晶,是成功的结果,也是成功的基因。www.guanhuaju.com 一

作为一本行业媒体,我所理解《广东包装》这本杂志的出版目的,是基于工业与商业两类包装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的需要,从各种有效实用的角度出发,致力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介绍有关包装、后勤和销售方面的知识与科学,建立包装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为包装从业人员提供有关产品和新技术服务的相关报道和分析,成为会员保持定期联系的有效工具,传播具现代国

际潮流、本民族文明特色与创新精神的先进包装商业文化的优质媒体平台,通过有价值的专业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包装工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美国,《广东包装》这一类杂志属于定向出版物范畴。大部分的运作模式也是主办方外包给专业出版公司运作,包括杂志的编辑设计及出版经营。定向出版物最大的特点之一,它是一种营销工具;特点之二,它可以与会员以及它的潜在目标读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现为什么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不是大众杂志,而是定向出版杂志,兼具实用性和可读性是定向出版杂志这种以杂志形态存在的营销工具在美国繁荣的密码,这也是定向杂志的最大魅力所在。这也就决定了《广东包装》所有的编辑工作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努力,而不是只着重于其中一点。具体点来说,在内容编辑策划上应该以简洁有趣,可读性强的编辑手法给目标读者带来各种实用新资讯和新知识服务。

从这个思路来观照《广东包装》现在的内容编辑,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是杂志内容稍显空泛生硬,从里到外给人的感觉太过于“专业”和“严肃”,不具备定向出版物特点,把行业杂志的“人性化”优势给摒弃了,这一优势也恰好是欧美国家大多数企业或团体选择定向杂志作为自己营销推广工具的第一理由。

作为杂志这种纸质出版物,它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和目标读者进行一对一的人性化的甚至于是情感性的交流。这种交流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实用科学和技术穿上人性化的鲜活外衣,打扮得更具吸引力,在最快的时间内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管我们的读者是包装行业中的哪一类从业人员,他们都是具有人文情感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更偏好于一种经过编辑人员“包装设计”后的有趣的“好看”的实用信息,而不是一盘不经精心烹调就直接端上来给他们“吃”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实用是实用,营养也应该一应俱全,可是往往是让读者为了“生命的需要”皱着眉头苦着脸“吃”下去的,因为没有“美味”,所以也谈不上什么阅读上的“享受”。

我觉得在编辑内容的可读性上,《广东包装》不论是做稿还是平面设计,还有很大的可以努力的空间。尽量避免做一些大而空的,不注重杂志基本阅读规律和目标读者阅读感受的文章,特别是那种“歌功颂德”人物专访式的文章,这种稿件大多数时候对定向出版杂志其实是减分的,而且对一本行业媒体的品牌的伤害往往是长期的深层次的,这也是国内行业媒体的通病,往往为了拉到某个老板的一笔广告投入而不顾大多数读者的反感,可以简称之为急功近利症。一本杂志只有做到大多数人的喜欢,建立起一种“内心情感式忠诚”的阅读需要,这本杂志的生命力才能够真正长久,鲜活。



和所有的媒体一样,专题策划是杂志每一期的“主打产品”。一个好的专题策划,要具备时效性、实用性、可读性。作为一本定向出版杂志主要栏目下的稿件,《广东包装》杂志每一期的专题策划也应该是实用性、可读性兼顾。也就是说,专题策划也需要“包装”,这样才可以做到在抓住杂志目标读者的眼球之后,把专题策划的所有内容信息“打进”读者的心里,而这正是一名职业编辑的专业能力所要体现的地方。

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调查了解和掌握我们的目标读者——包装行业从业人员当下最为关心同时也是最为感到困惑的东西,这也是保证专题的实用性和可读性的最基本功课。每一期的专题策划,都要解决广东包装杂志的最大多数的目标读者当下最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通过专题策划提出本媒体自己的具有解决方案性质的媒体“新主张”,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吸引大多数目标读者的阅读兴趣,建立起自己在业界的媒体品牌影响力。总的来说,就是要从最大多数的目标读者当下真实的急迫的需要出发,只有这样做出的选题,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就要找一个最佳的“角度”,在这个角度下再来进行专题形式的设计及专题内容构成的设计。也就是选题的切入点,一个选题,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但到底怎么做?通过什么具体的角度做才能达到本杂志所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这往往是体现编辑职业水平的地方。

在选题的题材上,尽可能要大或宽,在角度上,尽可能要具体,要窄或小,做到一滴水折射出“大问题”。包装业竞争的核心灵魂还是包装文化的竞争,所以我认为作为专题策划,它与其它栏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某一具体的具专业精神的角度出发,但最终诉求和解决的是属于包装行业文化这样的核心问题。只有这在个基础上做出的选题,才是真正有“重量”的,吸引大多数从业者眼球和共鸣选题;也是从专业角度出发,实用性、技术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好选题。

通过网络搜索,我发现相当多的信息表明,当下我国大陆地区在包装上出现了很多包装上的误区,其中一个就是盲目追求华贵而奢侈的材质和设计,也就是包装的奢侈化趋势。广大包装从业者关心这样一个话题:

是越华贵加奢侈就等于高贵和高档吗?奢侈华丽的包装是不是就是真正的好包装?这样的包装是不是客户和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包装?什么样的包装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好包装?

现在是七月尾,下一期的杂志出版日期是中秋前后。作为中华民族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段时间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中秋月饼。而现在中秋月饼的包装上恰好十分显著地突现了这个现象。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天价月饼,动不动就逾千元甚至于过万元,凭心而论:这个月饼盒的设计者的确是费尽了心思,极尽设计及工艺之能事,印刷华美精致,让人一看便知定是价格不菲的特殊礼品。那么贵重的月饼盒里到底装了什么宝贝,打开看看,其实还不是七星伴月等普通原料做的月饼,只不过多了一套银制的刀叉食具或者其它什么小礼品。这种天价月饼的实际价值又有多大呢?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当下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在存在大量事实上的失业贫困人口的情况下,虽然这样的包装的确是有人消费得起,而作为一个有职业操守的包装从业者来说,我们也应该具有自己所追求的先进包装价值观和现代包装理念,这种理念应该是为大众服务,应该从真正好的包装文化出发,而不是为少数特权阶层和落后的不健康的消费观念服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落后的“夸耀性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文化心理的主导下,出现了装珠宝的盒子比珠宝的造价还昂贵的现象,这类包装是针对那些具有权势的小团体(官僚阶层),滋长官僚习气,提供*的中介物,精美的包装此时成了美丽的陷阱,即是环保的陷阱,也是消费者的陷阱,最终是中国包装文化的陷阱,是一种浪费性的商业文化,这种包装观念是不符合现代包装文化价值观,败坏了一个民族的消费文化。

所以这个专题可以从“天价包装里的陷阱”这个角度来做。

专题标题初步拟为:

《天价包装陷阱》

专题大纲可大致分四个方面:

技术陷阱篇:通过对从业人员的采访和大量事实性资料汇编,得出华而不实的包装设计对包装成本及技术工艺本身的伤害和误导。

设计陷阱篇:通过对从业人员的采访和大量事实性资料汇编,得出华而不实的包装设计对设计业本身的伤害和误导。

环保陷阱篇:对于包装业来讲,环保问题一直是核心问题,一个好品牌在包装上一定会打环保牌,而通对采访搜集得到的事实,可以让目标读者看到天价包装对环境的触目惊心污染,得出天价包装对环保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也会伤害包装业最终的经营力和行业形象。

文化陷阱篇:通过各方采访和资料搜集表明,昂贵的包装后面往往都有着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文化在作祟,这种天价包装也会对健康的先进包装文化产生变异和畸形效应。

跳出陷阱篇:通过对专家和业界有良好美誉的知名包装企业从业人员的采访获得解决天价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案。www.guanhuaju.com 1、在论坛里版面定位起能到什么样的作用?

作用一:

明确清晰的版面定位有助于从多角度强化并细化论坛的定位,同时便于具体编辑操作管理,给论坛提供将该版面打造成品牌版面的最基本条件。如天涯的天涯杂谈、情感天地、传媒江湖等品牌版面,因为其定位明确,不仅具像地丰富了天涯社区的定位,同时也给编辑及版主在制作本版专题及话题时提供了最基本的方向,同一个热点话题,不同的版面,编辑或版主在制作本版专题时,就会从本版的定位去做,从而保证了同样的新闻话题,却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专题,从多角度深化提升了新闻热点的再生产和再挖掘。

作用二:

便于网友易于参于并快捷地获得论坛提供的互动服务,主题明确的版面定位,能更好的让网友识别,培养核心网友,同时提升网友对论坛的忠诚度。如天涯的关天茶舍、网易的婀娜俱乐部、大洋论坛的美食前线就因为其明确的定位,分别成了中国学术界人士、美容女性及美食网友的必去之“地”,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直接提升了版面的专业水准和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论坛的品质。

3、一个论坛举办的线上、线下活动能给论坛带来什么好处?

好处一:增加论坛人气和凝聚力。

好处二:给论坛和网友、网友和网友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4、请简要说出一个活动策划的流程。

1、根据当下网友关注的热点,团队合作,策划一个活动主题;

2、在论坛专贴发布活动启事;

3、活动的全程监控、跟进及相关资料的整理;

4、活动结束后,确定合适形式对相关结果予以颁布。

5、论坛编辑(管理员)跟网友之间的关系。

服务的关系。

论坛编辑首先要确立服务意识,通过服务来优化提升版面品质,引导网友朝有价值的方向讨论交流。通过话题的制作和编辑引导,为网友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于网友来说,编辑(管理员)的服务代表着一个网站的核心服务理念和本媒体所要传播的核心文化。所以,编辑和网友之间的良性互动其实也塑造着所服务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

6、如果让您全权负责网易新闻论坛,您会如何改善目前的栏目架构,并说明理由。

目前的本地时事(网易联盟)、国际(纵论天下)、民生(民生观察)、文化(文化娱乐)四大版块设置基本合理,新闻跟贴也是一个对新闻互动的较好补充完善。我比较欣赏网易联盟这个版块的设置,是一个不错的生产社区型新闻产品的版块,但是如果在保有网易联盟不变的前提下,可否将里面的几个具体的时政栏目(时事论坛、网聚热点、主题原创)是否可以独立出来,重新组成一个与网易联盟平行的时政类版块:网聚中国,这样设置可能会更全面丰满一些。

7、一个论坛、社区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对本媒体认同并追求的一种优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媒体立场,通过论坛的编辑策划推荐和网友的塑造共同完成的一个论坛的核心气质。

现在的论坛数不清,能记住的总是那几个有自己独特气质的。

刑明同学说过,社区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文化的竞争,天涯的人气、品质和刑明一直以来坚持的清醒的新闻理想是分不开的,惟如此,才能顶住各种压力,不迷失方向,不轻易丢掉自己的论坛气质。

8、您通常会浏览论坛那些方面的咨讯。为什么这些信息能吸引您的注意力?

国际国内时事报道及分析评论,有助于自己获得全面真实准确的新闻资讯,这对在媒体圈混的我重要,只有这些,才能更加准确地制作、编辑和推荐话题和贴子。

另外,我也喜欢看民生及文化方面的资讯,我对中国的民工生存环境和中国文化的还原、生产、输出比较感兴趣,我一直以为,一个民族的竞争,说到底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大多数人生活质量和他们所产生的文明的竞争,军事、经济都只是工具。

9、如何才算是一个优秀的论坛版主?

首先应该是本版资深网友;

在这个前提下,应该能准确把握所服务版面的定位,从本版定位的角度出发,能及时地跟进当下新闻热点,多制作一些热点话题;

要自觉把自己和一般网友区分开来,努力做到公平公正,有服务意识,有善于调解网友纷争的技巧和沟通能力。

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视野及相关的信息掌握量,在此基本上,能公正有效地使用对贴子的置顶、加精、推荐功能。

10、请分别说出论坛置顶、加精、推荐三个功能意义和作用。

置顶就是是本版当下最好最具时效性的主题贴子放到版面最顶端,主要由编辑操作,有一定的时效性要求;加精则是对本版优秀原创贴的标识,时效性不是很强;推荐是编辑或版主对原创贴一种标识,可能内容不一定优质,但传播的信息有一定价值,以期引起网友的关注。www.guanhuaju.com ——以南方都市报和南都网为例

读者想看南方都市报的新闻,第一选择依然是南方都市报。

目前来说,一句话,一切站在南都这个“大树”上来进行,不要另取炉灶,那是愚蠢的做法,特别是不要像本城的一些报纸网站那样办“区域性门户网站”,而应该朝社区型网站发展,相对于南都网来说,这是采取的一种捷径性战略。

通过对南方都市报原产新闻进行二次开发,制作成具有网络形态特征的新闻产品,使新闻的消费从单向变为双向甚至多向,比如“南都辩论会”,“南都天天读”,“南都新闻点击榜”,“南都人物榜”,“南都民调”,“南都话题”,等网媒新闻产品,实现南都新闻产品的二次消费,让南都新闻与网友,网友与网友之间获得更为真实,更为多样性的交流和互动,为读者提供更为自由开放的信息消费空间。

准确地说,南都报的新闻,只是南都网产品的“药引子”。

广告方面,除了通过版面吸纳外,还可以开办一些产业频道。www.guanhuaju.com 一

我对当下女性情感问题的认识:

因为中外文化传统的差异,生活方式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迅速转变,以及更我来自现实社会物质化和生存压力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女孩子很傻很天真,大部分的生存价值空心化虚无化迷茫化,生存目标工具理性化,带来的情感问题很多,从对天涯情感天地的长期关注可以发现,相当数量的城市女性处于情感迷途和情感价值观紊乱期和情感暴风期,极易伤害所爱的人及自伤。



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一切问题都是男人和女人的问题,一切问题都是情感问题。可以借助情感频道来表达和解决。通过对情感类产品的制作和操作,传播现代女性价值观,生活方式,融入本媒体的情感立场和人文关怀。可以通过和时下的新闻热点结合来做,从情感的角度做一些网友参与性强的产品,比如话题、辩论、投票、长贴连载,名人跟普通人的同类情感问题调查等。为网友提供情感交流、沟通、消费的媒体平台。www.guanhuaju.com 旅游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人们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和资讯工具,通过地理空间上的转换和体验,完成对生命个体的一种人文意义上的滋养和情感角度的关怀。

当下的“旅游”这个汉语的概念,缺少人文的价值,更多的是一种感官式体验,就是看个稀奇,图个吃好喝好睡好,是一种低端的旅游。游客进入的是一个肉体感觉到的空间,而没有进入一个精神感觉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是身体的空间,不是灵性的空间。真正有价值的旅游,应该是针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内在需求,开阔他们的人生视野,增加他们人生的附加值。属于一种人性上的文明体验,这样的旅游。积极的个案:如余秋雨式的文化苦旅,这是一个生命个体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对人类生存环境文明(人文文明和自然文明)的考察、体验和拜访。

比如现在很多游客天天说着要去西藏,可是对于西藏这个“旅游产品”的认知,仅停留在看稀奇的层次上,去之前,回来后,旅游的收获可能仅停留在几座高山几个光头喇嘛的印象上,对于西藏的种族文明,宗教文明等,这些恰恰是西藏这个地理概念上的旅游区域中最有价值,与其它景区而言最大差异化的核心旅游产品,没有多少感知和体验,原因何在?这个划不来的帐要算在谁的头上?

中国特色式的破坏性旅游开发恐怕首先应该要负一点责任。

作为旅游开发商来讲,为了迎合满足对感官刺激这种低档次的旅游消费,在短期羸利模式的思想主导下,进行的破坏性的涸泽而渔式的速成式开发,照搬式建设,毫不尊重景点自身的灵韵和本身所拥有的独特个性,景点庸俗化,很多旅游产品搞成了游乐园,许多旅游产品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同一化、相似化,祖国山河一个样,壳美和神亡,每一片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湖泊,每一条小溪,对于旅游者而言,基本都呈现出可怕的一样,这实际上一另一种“死亡”。他们所需要体验的空间因景点自身的个性和价值被这种低端式开发伤害殆尽,这样的例子正在中国各地遍地开发,举不胜举。

人们要去的地方,在去之后,就会发现,那个他寄托着华夏子孙情感和对中华文明蕴育之源的地方,从地球上消失了。所以,很多景点,人们不敢去。宁可想象。可惜,就是这种想象式的旅游,恐怕只能存在于一代人的记忆之中,对下一代人来主,可能只是一种奢望。

好的文化需要更好的传播,作为新空间规划机构下的网站,更多的是把自己的旅游文化理念,通过网站这种媒体形态,借助各种网媒产品,传播出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改变当下破坏式的旅游商业文化,提升中国人的旅游生活方式,同时也为保护、传承中华生态文明和人文文明作出一份努力。这也是本网站存在的价值。

如果一个网站能够能为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原创性的优质专业服务,就有了存在的价值,通过媒体的专业运作,让这些价值一步步实现,媒体从业人员的生命过程便有了意义,而价格,只是跟在价值后面的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它自会不请自来。www.guanhuaju.com 1、首页框构清晰化,风格化

从现在的首页版式上看,有些网站一是独有的气质还没有形成扑面而来让人一眼记住的效果;二是各分区比较乱,框架不太清晰,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障碍。对于服务来说,这是很要命的。视觉之于网媒,可谓“第一”生产力,第一时间和用户发生关系。

2、在首页各固定栏目设计一些互动功能和增加一些本网站网友原创栏目,让网友从首页就感觉到可参与到新闻产品(包括评论)的制作和提供,增加和网友的互动,实现新的新闻服务模式。

3、标题包装人格化。

改变传统新闻色彩的黑白化,经过编辑包装,赋予新闻产品的色彩化、人格化和情感化。

充分结合网络社会信息服务的平民化市民化的需求特点,对新闻信息的色彩化包装,改变原来纸媒传统的黑白式新闻服务模式,给同样的新闻注入强烈的自己的气味和味道,制作符合网民社会信息消费特点的新闻产品,将自己的媒体立场人格化,情感化,让网友在消费新闻的过程中就像是在跟一个很有味道的人交流,一是分享本网站提供的“独家”新闻信息,分享了还能通过栏目设计好的平台与网站进交流。

现在的新闻时代已经不是南方周末的新闻时代,现在的用户也不是那时的用户,在新闻调查渐渐由网友自发完成的时代,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是能真正深入到网民内心最深处的新闻,能激起网友强烈互动欲望的新闻,这也就是专业新闻加工的目的。

比如说标题,实行人格化制作,来点搞笑、幽默、动感、机智、色彩化,让新闻标题对用户产生点击阅读的诱惑力。

具体来说,就是避虚就实,每个标题至少有一个一目了然引起用户点击阅读的“兴奋点”。

改变传统新闻色彩包装的黑白化,经过编辑包装,赋予新闻产品的色彩化、人格化和情感化。网媒跟纸媒不太一样,其内容都在二级页面,不象报纸可以不需“点击”用户就可看个大概,网站的标题必须产生阅读上的“点击诱惑”。

新闻源信息日益同质化,真正能带来流量新闻就是有价值的新闻,首先要做到能真正深入到网民内心,激起网友强烈互动欲望,这也就是专业新闻加工的目的。将信息服务人格化,情感化,让网友在消费新闻的过程中就像是在跟一个很有味道的信息提供者进行无障碍交流,而不是比较生硬的。

独有的媒体气质还不是太强烈,没有扑面而来的效果,从版式设计到内容制作上,没有完成差异化和个性化竞争。目前最突然出的问题是版面比较乱,框架不太清晰,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障碍。

做一个真正拥有自己灵魂和独特气质的网媒。也就是将网媒人格化,注入一种新闻人的特质,真正做出自己的风格来,同样的新闻信息,通过我自己的讲述和服务,从首页的标题到二级页面的内容,与其它网媒相比,都是不一样的,你在其它地方是看不到的,一看都是只有自己这个“媒体人”才会才能提供的。所有资讯产品从版块设计到整体包装上都突显这个“网媒人”强烈的印记和风格。

新闻服务的本质其实是媒体立场和专业新闻包装服务的问题,眼下的现实是,新闻信息和网媒立场基本上是趋于同一化。在新闻信息服务日益同质化的时代,我们是否与新浪一样,做包场,搞海量信息服务?问题是,即使我们做得越和新浪相似,了不起也就是一个小新浪,也就越接近于死亡的边缘。所以,在这种网媒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网友为什么不去新浪,要来本站,肯定不是因为自己有宽频服务。宽频新浪也有。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新闻信息基本共享,如此同质化的时候,我们给网友提供什么样的新浪可能提供不了的信息,我觉得我们要提供的是具有自己气质和味道的信息。也就是将自己角色化和概念化,提起一家自己的网站,大家都会想到,这个网站是一家什么样气质的网站。

通过内容制作上的互动性,资讯包装上的原创化,评论的独立性,确立具有自己新闻特质的独立性和原创性风格,实现网媒的差异化竞争,做21世纪中国生活的独家讲述者和意见提供者以及深度交流者。

4、改变新闻的单向式供给服务模式,让网友充分参与到新闻产品(包括评论)的制作和提供。

在网络新闻同质化的不要原稿照登,改变原来的单向式资讯供给式服务为强烈双向流动*流,充分利用网媒的特点,设计出各种互动性强的栏目和通过资讯和用户的即时双向式互动,达到我们与用户共同完成每一个新闻产品的目的,这其中包括网友跟贴,网友参与新闻的补充,网友参与栏目的某个部分内容的提供(比如投票、辩论等),实现新的新闻服务模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定位,设计出自己气质的新闻产品,进行差异化的编辑和包装,融入自己新闻服务的因子。

首页使用或推荐博文和社区原创评论,也是增强网站互动性的一个办法。

5、原创性和互动性还有加强的空间,比如可以开发利用社区和博客的一些资源,通过博客的编辑推荐,话题的制作、自己辩论会达到做自己评论的目的。www.guanhuaju.com 1、每个专题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独特的灵魂,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本媒体的先锐气质,灵魂因观点和立场而晕晕糊糊现,因包装而好看,没有自己灵魂的专题是死专题,只是一堆资料的堆集。每个专题都要有媒体立场,也就是本媒体通过这个专题表达什么,写思路时首先应该大致确定媒体立场,一切围绕着这个媒体立场来做,来包装设计小标题和栏目。

2、每个专题都要有一个专题核,也就是这个专题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这个专题的主料,主体,最亮的部分,最让做的人看的人兴奋震撼的地方,其它的都是边角料,都是围绕着这个来做,这个亮点是根据观点和标题来设计的。

做专题(话题)还有一种方法,应时指一说二,这种情况特别适用于中国特色的新闻环境下。比如《迎奥运,全民爱上俯卧撑》、《广州地铁老总为“停车病”道歉》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2、做新闻,说到底,还是一个立场和服务的问题,你到底是站在谁的立场,真正是为谁提供服务,这是方向,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谈新闻包装问题。

3、专题基本构成元素为新闻(图片和文字)、评论(专业评论和网友评论)、互动(调查、投票、PK)。每个专题具体组成部分则根据专题包装需要来设计。www.guanhuaju.com 作为信息产品及提供方式来说,天涯的核心产品是什么,163的核心产品是什么,腾迅的核心产品是什么,百度的核心产品是什么?这是我们都要弄清的。

官媒来说,南方都市报的核心产品是什么——评论和广州社会新闻

广州日报——求职广场

然后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这个去做,这样才能加分,才能不断增加核心产品的品牌粘力和竞争力。才是有效的去做品牌,而不是无效的。比如腾讯在QQ上放新闻。放个人空间。

而且,这也是互动的,当你在QQ上放新闻时,那么对于腾讯而言,他的新闻产品的传播效果无疑要比在腾讯首页上要好得多,因为现在的网友上网,第一时间,他可能会做的不是去腾讯看新闻,而是先登录QQ。www.guanhuaju.com 现在评论的优点是:视野开阔,评论的分析力和洞察力较强。不足之处是产品的消费性不高,表现方式上比较单向化。

网络评论的血型和气质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网媒评论常常具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在观点的表现上与传统纸媒有着很大的差异化,这恰恰是网络评论的核心价值。

在评论栏目的设计,评论稿的选择、包装、编辑制作上首先要符合21CN的评论风格,色彩感和人格化,通过评论稿的选取、编辑包装,实现评论的互动性、可读性;通过栏目设计实现表现的多样性。

具体来说,就是:

1、时效性方面还有努力的空间,比如7月7日,是卢构桥事变,民族主义特别是中日关系永远网络热点评论话题,从媒体的社会公器这一属性来说,本媒体对此的立场也应该有所反应。但在首页显目位置好像没有看到。

2、更多的可以跟网友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互动,要有服务意识,具体说,在网络社会,网友关心的就应该是我们应该去服务的。这两天从网友的角度来说,可能比较关心功夫熊猫、对日关系、杨佳事件,瓮安事件后属关注、天才少女姚牧云首度露面道歉、俄国归还黑瞎子岛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深入的可能,深入也才有价值。

3、现在的稿子的包装,标题方面题更有人味一些,有意思一些,这是今日网络社会的特点,哪条标题是在说“人话”,有体温的话,说中国人此时内心真正想说的话,这条标题的点击率一定比专业的,大气的,全面的标题和稿子更多些,传播的生命力也更久些。

另外:

充分利用起本网站论坛和其它网站论坛的原创性评论,以此作为21CN的评论资源,在首页设计出一个互动性强的21CN评论板块。

新评论

所谓新时评,就是到网上去找新闻,在官媒上看不到的新闻,真正的新闻,大多数是网友自己写的新闻。比如天涯上的《大学毕业做了和尚》。

还有一种写评论的方法,就是锵锵三人行式的评论法,用自己的鲜活的语言来讲这个新闻,主要是各种社会新闻,然后用自己有味的搞笑的语言来评论它,这样,互动性就更强些。因为某些记者的语言很差。可以这样开头“最近有媒体报道……最近网上传着这样一个新闻……最近有网友在网上说。”比如“老戴说两句”这样的新闻评论专栏就可以这样写。比如对那个嫖客嫌小姐服务质量不好要退钱结果打110时被打的新闻就可以这样写。www.guanhuaju.com 里面什么秀都有,就是没有真实而平凡的人生,人世间是这样子的吗?

《知音女孩》、《南风》、《新蕾》以及多如牛毛的中国刚刚出现或者正在死去的少女杂志,无知无畏,装嫩或者幼稚,这是现在所谓“小资”风潮下的青春杂志病。病态的病。

那些伊呀作态的东西能真实真正打动人的内心吗?

太多看上去很美的文字内里只有一颗空虚苍白无力的灵魂,这样的文字给读者什么呢?

如果把《知音女孩》当一个“女孩”的话,你喜欢现在的这个女孩吗?

慵懒,做作,无病声吟,一个又一个现代版的用白话写稿说话的“林黛玉”。看不到真正打动人的清新,纯真,不屈,对这青春的真挚热烈的爱和恨。

力量源自责任,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器,不论它是以网络的形式还是以纸质的形式出现,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打造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品牌公信力,如果主编想做品牌,如果真的是一位职业媒体人的话。

一本杂志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每期都有的星座和运辰、填字游戏。这些都应该有,但是必须有的绝不是这些。所有的栏目设置都很散,都可以要,又都可以不要,都好像是自己的,又好像是从别的杂志搬来的。因为什么?没有一个真正自己的“核”。用稿风格都变幻无常。总之一句话,不知道到底要给目标读者一份什么样的杂志。

我们要真实的青春,不要伪青春。

每一种媒体的关键是她的内在风格,确定下来,组稿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要什么作者,不要什么作者,这样大声一呼,多少在青春的油灯下悄悄轻呤默默倾诉的“美丽”女孩会把稿子投过来!

看看这些少女杂志上的稿,好像每个作者都生活在东京,美国,韩国,事实是这样吗?这样的稿真能打动生活在我们生边的活生生的目标读者吗?怀疑中。

韩剧为什么好看?因为韩剧是本土化、是认真思考的产物,每一部看似风花雪月的面孔,但她真正迷人之处是导演对他们的民众(当然包括青年男女)所处的社会,对每一段普通人的命运的认真的思考与探索。

而我们的主编们,永远只看见其热闹和穿得美丽,所以看不到那些背后的东西,搞出来的东西当然让人过目即忘。

与垃圾只一步之遥。www.guanhuaju.com 一个没有明确读者定位的媒体就像不晓得自己到底该嫁什么人的姑娘,一会儿觉得自己应该嫁个大款——财经媒体,一会儿觉得自己应该嫁个才子——人文媒体,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应该嫁个当官的——时政媒体。总之,这些“人”在她看来,都是好的,都是应该而且值得托付终生的,问题是一女不能侍二夫,而她根本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最适合她的,也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谁。这样东挑西拣犹犹豫豫朝秦暮楚,最后终归是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眼下是媒体多如牛毛的年代,已经从妇女媒体、青年媒体、文学媒体、党派媒体、行业媒体进入了一个目标读者群细分的时代。

虽然内容要细分,但我觉得首先要细分的是所办媒体的目标读者,内容是为这本媒体特定的目标读者群服务的,寻找属于自己的这份媒体的目标读者群,也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消费群体,这对于任何商业运作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办刊最首先要确定明确下来的。谁能在当下的媒体消费读者群里面找到一个空白地带,把它做透做深,就能在目标读者心目中树立出自己的品牌。如果一个职业编辑没有明确的媒体理念和传播理想,永远做不出真正的长久的品牌,即使能赚钱,那也只是暂时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想忠贞不渝的读者群,那也一样只是过客。

《读者》《知音》、《故事会》、新浪、搜狐、天涯已长成参天大树。在各大媒体品牌基本已经成熟处于巨头垄断的时代,媒体生态十分残酷,呈白热化,作为一份新生媒体,要想迅速的切入市场,顺利地下水出海而不至被淹没在各路实力雄厚成熟媒体的汪洋大海里,在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创办之初,一定要有自己准确独特的读者定位,就是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群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消费人群,我觉得这是关键的关键。我们不能舍本求末,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这份媒体要做给谁看?

一个媒体,只要定位好,其实做起来不至于那么心累的。

即使累,那也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当年南方周末的记者,哪个不是天南地北上山下乡地跑?但是因为定位准,主编心里明亮,有把秤,所以记者再累,也觉得是有价值的,因为记者心里有一只熊熊燃烧的火把,不会犯糊涂。这就跟打仗一样,如果老是一会儿这个方向一会儿那个方向,能不累吗?而这笔帐,就应该算在指挥官头上了。我不把程益中拨得多么高,把他看成是多么杰出。我只认为他是一个出色的媒体人,他知道媒体要想做成功,就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你这个媒体想要成功,就要为你的真正的目标读者服务,谁是你的目标读者?《南方都市报》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当官的吗?不是,是大众,是市民,可是现在的南方都市报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既想当XX又想立牌坊。

时下媒体内容和定位日趋同质化,没有鲜明独特的读者群,在时下的媒体战场往往无法取得自己的生存空间。经验告诉我们,往往是定位越窄读者越多,定位越宽读者越少,因为如果什么都有,面面俱到,往往无法让读者在书报摊上数以百计的刊物上一眼记住你。美国有个《鞋带》媒体,专门给喜欢不同品牌鞋带的人服务,据说发行量也有100多万。见过太多太多的媒体,创办之初一腔热血,可是到头来还是朝生而夕死不知所终。如果这个方面不能确定不能坚持,下面做的人再辛苦再努力,收获的往往是痛苦与失望,而且除了感觉很累外,还有一个一个接踵而来的挫折感,工作的热情与理想的激情的慢慢消失冷却,最后茫然四顾英雄气短不知所措失望而去。

一本刊物,如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读者群和符合这一读者群所真正需要的内容定位,那么她基本上就找到了进入自己王国的秘密通道了。一本有属于自己优质读者定位的新生媒体,虽然总是十月怀胎几经挣扎才最终喊出一声嘹亮的声音,但几翻风雨,最终总会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形成自己一套独特个性鲜明的办刊理念,在读者心目中打造出具有自己鲜明印记的品牌来。

媒体的读者定位是媒体成功的基因,准确独特寻找到市场空白点的读者定位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只有先找到了目标读者群,内容为目标读者服务,剩下的内容定位以及采编运营就一环套一环了,所有的工作也就变了明朗化有方向感了。

有的媒体一出生就丰华正茂读者过十万,是因为她的基因好,而且每一期的运作都是在给这个品牌加分。什么样的瓶就应该装什么样的水,大家喝娃哈哈的时候如果喝出健力宝的味道,那自然就有点失望。如果你的目标读者目前最需要一头牛,那你就一定要按牛来养,养成一头神牛,你非要养成一匹宝马,尽管你自己沾沾自喜,可是结果可能往往不太妙。

作为一个编辑团队,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我们这份媒体是嫁给谁的。嫁给他以后,更重要的是能忠贞如一矢志不渝吗?这又是比读者定位更重要的一个话题。www.guanhuaju.com 现在我已经很少站在报摊前了。

不像以前,那么猴急,一看到报摊,再远,也要拐过去,这里看看,那里瞅瞅。

每次上班搭车路过报摊,扫一眼,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基本上所有的报纸封面导读的主标题,都已经在昨天的网上看过了。看些花花绿绿的封面,我却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是的,姑娘越来越漂亮了,封面是越做越精美了,内页用纸也越来越豪华了,可是,对于我这个在纸媒体圈浸泡有年的人来说,却感觉到一股凄凉寂寞的晚景。纸不过是一种载体,再豪华,即使是用人民币用纸,最终还是靠内容来吸引人,可是,我还看报吗?

我不。

话说回来,纸媒本来就是直接强行印在树木的尸体上面。

一拿,一手的油墨。小的见闻陋且浅,据说中国书、报、刊印刷基本上都是胶印,而胶印用的油墨又基本上都是有机溶剂油墨,这种油墨,含国际公认的VOC有害物质,说通俗点,在印刷厂工作的员工,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就是白血病。于是惊讶,怪不得那么多好学生得白血病,因为他们天天呆在图书馆啊。难怪小时候刚师范毕业的老师告诉我们看了书后要洗手,可是那个坏小子怎么不直说呢?

对于报刊的相对可控性来说,网络的相对不可控性在中国这样的少数型国家,向网民们显示了让外国比尔盖茨都纳闷的魅力。

以前新浪搜狐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从报纸杂志上八扒来的,我们可以想象网编们会心一笑心照不宣,奶奶的好省啊!可是某天从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上看到整版整版的文字全部抄自网上时,心里一惊,这个世界开始变了。

越来越多的兄弟姐妹逃离了,我感到悲哀,纸媒体离去的身影,就这样一天天在繁花似景的网络越来越淡,越来越淡。

虽然网络没有著作版权的保护,没有稿费,可是,说老实,我现在所看到的文字,基本上是从电脑上来的。

网络生活,对于我这一介网民来说,确实是主流的阅读生活。www.guanhuaju.com 长的心灵秘迹吗?

如同面对皇家翰林院修的汗牛充栋的正史,除了老板们的“伟光正”外,你其实什么也发现不了。因为中国内刊真正的读者只有一个:老板。内刊一向以办成“一个人的刊物”为己任。

不管是直通通*裸还是曲径通幽,中国内刊的功能就是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帝王将相式的个人崇拜图腾”,跟营销没有关系,跟真正的品牌塑造也绝缘,跟中国的官本位文化倒是有近亲关系,所谓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皇家文化”。内刊是领导的传声筒,是老总空话大话的播种机。头版头条大多数是领导的光辉形象和声音,就像现在一些内地的电视台一样一天到晚围着领导转。这样的内刊,这样的内刊人,怎能让人真正喜欢和尊重呢?

内刊对内打造“领袖文化”,对外通过宣传本企业大而空的所谓“有文化”来加强企业的自身形象宣传。缺点只有一个,忽略了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一个”消费者的最真实的需要,很多都是自说自话或者孤芳自赏,自己在那里办得热火朝天,可是常常不管不顾消费者的感受,内刊这盘“中国菜”常常给人一种无力感或“鸡肋滋味”。铁打的内刊,流水的内刊人。流动的频繁也给我们这些江湖文人造成的诸多隐痛和伤感。

很多内刊编辑都希望自己的老板跟王石一样是个“附庸风雅”又舍得掏钱的主儿,搞搞“人文”,玩玩“文化”,搞成千手观音式或孔雀开屏状,搞来搞去不过就是为了炫耀“我们老板有文化啊”。《万科周刊》或者《soho小报》的华丽新内刊,以高成本投入大军团作战带来一些看客的“掌声”,其实是中看而不中吃。孔雀开出再美丽的屏也包不住老板们黑乎乎的*,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内刊这种中国式企业媒体特别地注重老板的“自我宣传”,上遮下掩,前包后裹,生怕一不小心露出老板那黑乎乎的私欲之处,一不注重消费者个体的感受和需要,二不注重企业媒体运作的专业化,无法产生真正的“人本意义”上的商业文化实属太正常,所以如同D报一样被大众抛弃,如同二奶一样被老板玩弄然后抛弃是每一本内刊摆逃不了的真实命运。

一个企业的“文化”不是千方百计想法设法地吹你老板有文化,企业文化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心里的,可惜中国的老板们一向就没真心把消费者当回事,说大了,其实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一个接一个倒闭的一个注脚。我们不需要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我们需要还原科学营销语境下企业媒体的真实滋味,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消费者为依归的商业文明。

真正的企业媒体为了满足消费者最大的利益和需要而量身定做的,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企业产品信息和服务信息的出版物。以友善的、知识面广泛的、趣味性的为主,简单易懂,保持读者获取信息和企业的真正上帝——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沟通,让消费者在阅读上对品牌进行消费体验。相对DM杂志而言,一份企业媒体是由一个企业投资,为这家企业量身定做的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沟通工具,是一种个性化人性化的以定向出版物这种形态出现的商业文化传播媒介。

雀巢公司的《最佳雀巢烘培》杂志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针对介绍烘焙点心的制作方案以及介绍烘焙好手,配合精美的插图,详细的制作步骤,激发人们对于自己动手制作的兴趣。通过寻求与顾客对话和沟通的方式回馈顾客并与最有价值的顾客建立顾客关系,加强顾客与雀巢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形成了双向互动,使雀巢产品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这才是一种真正人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只有让内刊成为真正为消费者服务的企业定向出版物,它才会变成商业国度里的一只美丽凤凰。www.guanhuaju.com 这回真的走了?

真的。

所有的娱乐频道或娱乐版主编说:“大家都等烦了,再不死,菜都凉了。”

民工知道,以当下媒体的职业精神,这道菜八年前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着肥肥走。现在,不管是新浪说的60岁还是南方都市报说的62岁,这些都不重要,走了就好。

多年以前,知音杂志的一个编辑来县城找在电视台混的民工约稿,皆因民工向他报料说县城有一农民被村干部打得要死住进医院的事迹。这位一向以“宏扬人间的真善美、暴光人间假丑恶”著称于世知音杂志大编下了车,不顾风尘仆仆和劳顿,一见面就问我:“人死了没?”我摇摇头,他拍屁股就走,走时叮嘱我:“盯着点,人一死你就开始采访。”

结果那农民兄弟命硬,知音一字一元的稿费就这么泡汤了。

肥肥怎么还不死?相信有很多同仁在嘴里念叨很久了。

就像说相声一样,一见面甲就问乙:你妈怎么还不死?你爸怎么还不死?你弟怎么还不死?

乙说:你这鸟嘴,为什么老要他们死啊?

甲说:这还不明白,现如今咱村里可说的事情很少,村长不能说,支书更不能碰,就谁家公公扒灰了,谁家媳妇偷人了可以说说了。说了也没事啊,你们家没权没势,又能把我咋地?乙叹气:说的也是,要是村长哪天死在寡妇家床上了,第二天村口的大喇叭里一定会喊:大伙不要瞎吵吵了,村长因工作过于操劳,日理百鸡,得了胃风湿,不幸去世了。

谁敢对着喇叭说半个“不”字?www.guanhuaju.com 官媒最大的问题就是媒体价值虚无化,员工没有价值上的追求的动力,这样也就做得没有成就感,也不愿意去做,这也是很多事情议而不决最大的原因。

公司处于混乱状态,人浮于事,每个人都得过且过,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是公司慢慢死亡,大家都不好。

党营(俗称“国营”)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文化、执行力和创新能力,党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分裂严重,个人价值虚无化,企业价值空心化,个人不认同企业价值,也不信仰信任企业价值,企业追求和企业理念无法激起员工的认同和内化以及执行实现的欲望。一切为了偷懒,一切为了权力,在这里干,最终的指向是人民币,奴币,而不是企业的真正的价值和理念。这实际上把一个企业庸俗化,矮化了。这样的企业,只会越做越小,越做越死,企业一盘散沙,说到底就是一个混字,浪费了人生,虚度了年代和青春,所呆的企业,注定也永远都做不成伟大的企业。

在一个公司干,首先要做到心情舒畅,然后是有所成就,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公司发展。但是在党营企业,这些往往是纸上谈兵。

为什么离开?为什么老是跳,因为感觉无法认同媒体理念和媒体追求以及一些企业文化。

不要再跟同事一起下班一起吃饭,这样可以避免同事跑到我的住处来,我不喜欢别人占去打扰我的写稿时间和精力。除非这些同事里面有你觉得真正不错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吃饭。

所有的交流和沟通都只在办公室里进行,来我住处的,只有我真正的朋友。或者家人。

有价值的媒体是给公众和媒体从业人员提供表达的平台。当然,他是有选择的,真正好的媒体,他的立场和服务的目的永远是真正站在大众这一方的。

可以这样说,中国百分之九十的媒体从业者实际上都是外行,百分之七十都不如网媒上的一个普通的化名ID所发表的言论和用自己的手机和贴子提供的信息及信息分析,他们或许其实并不是,但是他们没有办法,不得不把自己装扮成外行。

我们为什么看《广州日报》?因为它的求职广场叠是广州地区最好的求职信息和求职信息分析提供商。

我们为什么看《南方都市报》,因为它的评论和社会新闻,他虽然本质上仍然是广东省委机关报下面的儿子报,但做这份报纸的一帮人明白,要想吃得好点,住得好点,就得真正依照新闻从业规律做媒体,那就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提供真正优质的信息和信息分析。所以相对于广州日报而言,从外观气质上讲,它更加貌似一份大众媒体。

在中国这种社会言论环境下,要做做一个好点的官媒,要想不是那么因为去做作恶者的工具,不为人民所厌憎轻视不信任,它的追求可能应该是往这个方向去的: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优质专业沟通工具,既给政府反应提供真实的民意,也给民众提供专业的新闻分析。

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最开始是网媒依靠官媒,被某些人嘲笑为,“纸媒”辛苦吃草,网媒轻松奶,当然这样的说法网媒是很无奈的,也是愤怒的。到2006年左右,情况好像有点变了,官媒们大大小小的版面开始用网媒来做内容了,成了网媒的忠诚转摘者。特别是社区型网站的内容。比如论坛,比如博客。这种接近于的地方,更是容易成为官媒寻食的场所。因为这里的信息和信息分析更加专业,更加优质。

一个优秀的文化传播从业人员,可以在新闻,在网络游戏,在电影故事里,植入他们的梦想。

像联想那样整概念玩概念是没有用的,最多只能让路过的公汽上的人们多瞅两眼,到了真正要买手机电脑的时候,还是诺基亚、戴尔、松下、东芝、富士通。为什么这样无情?因为消费者们买的是它们的核心吸引力——产品的专业功能品质。

在中国做传媒从业人员,首先得知道拥有最基本的正确的中国社会观。只有这样,才可能通过各种新闻产品给公众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真正专业优质的信息和信息分析。

官网所能做的:两个阶层之间的不信任感、仇视,客观存在。通过媒体,给公众传播具好的精神价值的文化产品,让集体人格得到升华,使富人向好富人,有社会责任的富人的方向去,做出相关的行为去缩小贫富差距。

官媒的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就是,他们都是共产党集团的宣传工具。包括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那就是有的报社为了自身的生存,打着红旗反红旗,真正的是去为市民为读者服务去了。www.guanhuaju.com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王朔

摄像头前一声吼

你们个个都傻X

捋起袖子要揍人

张开嘴来要咬人

好好一个小白脸

咋地成了神经人

“王朔凶猛”。

这是2007年3月最新一期《南方人物周刊》印在封面上写过著名小说《动物凶猛》(电演《阳光灿烂的日子》原著)的著名痞子作家身子下面的大标题,民工触目惊心眼神一颤之后马上明白,人物周刊诸兄的目标是彻底地如期地达到了。

真的很“凶猛”吗?

民工也看过天涯社区搁在首页的那段由著名的搜狐网提供的独家视频,真的是很彪悍哦。民工一直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的一代“流氓大师”终于再次在媒体面前“献身”了,在浩瀚的网络大海在日本索尼最新一代产品的拍摄下,这次他比以前更疯狂更刺激。你看王大哥五十好几的人了,状如怒汉,情如泼妇,对着众多的媒体,撒来满腔的国骂和仇恨,处于一种无法自拔之颠狂状态中的王大哥,甚至于扬言要让“*给你们开个会。”

民工以前曾听说,正常状态的王朔其实私下里跟朋友在一起时,还是挺温文尔雅挺清醒智慧的一好男人。看了这视频,民工傻眼了,王朔同学的形象在民工心里算是彻底地毁了。

俺伤心俺无奈俺的心情无以名状,一代青年偶像王朔疯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民工很负责任地说,至少在那一刻,王朔的举动多么地像去年民工心中的摇滚或滚摇音乐偶像窦唯冲进报社砸电脑烧汽车一样啊。

伟人说,要想消灭一个敌人,就先让他疯狂。王朔啊大哥,到底是谁,把你这样一个白白净净,说话和和气气,见着女人就脸红,那么聪明伶俐的男人,把一串串话说得前言不搭后语,上气不接下气?咆哮着,呜呼着,冲上去要跟一女记者掐架?

就这样,当着全国人民面前,王大哥再一次在媒体诸君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如期地转型,从流氓变得了一只把全国人民的眼球都吸引过来的奇异“猛兽”。不知道王朔看了在南方掩嘴窃笑的南方人物周刊诸君免费奉寄过去的样刊后会有何感言。

可是民工要告诉您,还有比王朔更“凶猛”的哦。

民工先要讲一个故事给您听,春日子时,一个花容月貌正直青春芳华的少女碰到了个鸡头,碰到这样的鲜货,鸡头哪里肯轻易放过,立马就打起了主意。一心想出名的少女哪里耐得住花言巧语一心想发财的老鸨如篝之舌,如此这般,姑娘就按老鸨的要求说了做了,总之是从了被骗奸了拉出去卖了。总之这样一来,少女红了,火了,不管是流氓也好还是娱乐界怒汉也好,总之成了头牌和大腕了。

可是姑娘你忘记了,你就算真的是一头狼,也不要跑到一群狗里面啊,你以为你艺高人

胆大就没事了么?不信?你看看王哥和窦哥吧。

今昔何昔?

《巩俐委员应当尽快辞职》《余秋雨是怎样“臭”掉的》《郭德刚,你闭嘴》《批判余秋雨“不当作家论”》《惩罚陈凯歌,岂能以奖励的名义》《郭德纲,要为虚假广告负责!》《郭德纲变臭后会怎样?》《郭德纲,为了钱脸都不要了吗?》《郭德纲:请你继续不要脸下去!》

看了这些标题,列位有何感想?

套用俺们一位南方资深媒体工作者,著名报纸类杂文家评论王朔同学的一句话:

“俺们不会见人就咬,咬什么人合算,安全系数大不大,投入产出力高不高,都是经过仔细掂量的,俺们咬的都是无拳无勇的知识分子,活着或死去的文化人,或者已经落败身陷牢笼的阶下囚。”

所以,我们骂你是流氓,骂你是猛兽,把你在摄像机前活活逼疯,你又能奈俺们何?

要知道俺们是那么的义正辞严那么的无泄可击那么的为民请命。

也是那么的象一群站在手持冲锋枪的红卫兵旁边,死劲朝一老右身上吐口水扔石头慷慨激昂的“革命群众”。

民工还要告诉你,俺们这些人里面十个有八个是我党我军我各人民团体主管主办下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这些包括民工在内的“媒体工作者”们,对于手无寸铁的张艺谋、郭德刚、巩莉、冯小刚们,一向都是虎视眈眈的,一闻到血腥味,就争先恐后扑将上去,那个血肉模糊啊,谁瞅谁害怕。

当然民工业余也会学习一下新闻常识,知道,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在新闻同质化的时代,如果没有评论,就等于你站在一堆人里面,别人都在表达自己,你却没有观点。须知,对一件事情,不表态,保持沉默,等于不存在。

当然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像俺们这些中国大多数媒体工作者一般还是很喜欢进行很艺术地表态的,看看俺们报社的社论,就知道俺们简直成了变性人了,也就是男人中的女人女人中的男人,不阴不阳,不男不女,一句话说得吞吞吐吐,生怕得罪了自己的米饭班主——当然我们的“班主”不是人民也不是网友。

信息时代,一份没有立场的媒体其实是一份弱势媒体,一份只从自己所属集团利益去说话,去欺骗大众的媒体,是可耻的媒体,呆在这里面的“媒体工作者”们总会在可怜与可耻之间摇摆挣扎。久而久之,俺们就忘记俺们的喉咙原来可以说自己的话,是可以说点“人话”的。

自以为很聪明,在媒体混了一辈子的民工想给老婆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

请问世界上比王朔更凶猛的是啥子动物。

老婆眼都不眨瞅着我:你。

民工小脸涨得通红,你这是污蔑!怎么可能是我?我们不过是这些太监报纸的太监评论家啊。而且俺清醒地知道,俺裤子中部软绵绵的空空如也。

到底是谁?将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们训练得嗅觉是如此的灵敏,面对“无拳无勇的的文化人”是如此勇猛?下口是如此的精确无误?

那天,民工去采访处于绝望与疯狂边缘,被我们这些新闻民工们架着尚在疯人院门口的挣扎着的王朔时,听见他说了最后一句话:……我代表郭德刚哥哥、巩莉姐姐、余秋雨孙子……求求你们,……放了我们吧。

民工脸刷地就红了。

是啊,如果俺真的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中的一员的话,还是去麻着胆子摸摸那些真正“不要脸”,真正“应该辞职”、真正“无耻”、真正“凶猛”的俺国这个大动物园里各种“老虎们”的屁股吧。www.guanhuaju.com 混在传媒的兄弟姐妹,诚如我们都知道的缘故,中国的传媒人生,可能和这个世界上其它友邦相比有点“不一样”。我们的青春,热血,眼泪,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哀伤,在无力,在守望中浓浓淡淡,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希望幻化成文字,有的在网上重生,有的在风中逝去。其中的冷暖,只有心知道。

传媒这个永远在风雨飘摇中的江湖,也许从来就没有英雄。也许我们永远都只想做一个有血有肉有话想要说出来的凡人,英雄原来都是“人”。因了这份职业,我们总是想为别人说点什么。只要手中还有笔,只要胸中还有心,只要眼中还有泪。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但拾当年少年往事一瓣,细诉而今平常人生,留下心的痕迹。也许笔总是纤弱,也许心总是胆怯,也许泪总是在沉默中被风吹雨打去,但只要身上还有体温,我们就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溶进血液的些许良知去感知,去记录那些被我们所看到的,用文字写下那些慢慢遗忘的故事,那份沉默难言的爱。

在天涯,每个网友都可能是隐藏在传媒里的英雄豪杰。不信,瞅瞅天涯头条,热点推荐,看看都是谁写的,瞅瞅每一条的标题,点击率和回贴数和所有故事最后的结局。网络的月光,就这样悄悄照进现实。

血,总还是热的。每个网友的发贴,都是记录中国传媒的生命线。也许每一根都很纤细,如这广州的夜色一样不再透明,已经有点浑浊了,但多了,也许就有了一条清晰的墨迹。我们记录他人,也要记录自己,用你内心的温热和诚挚,我们自己的故事也许因为掺杂着苍生的隐痛,别人的呼喊和倾诉,更加丰满,更加值得多姿,千回百转。

所有的回贴都将证明,我们不再是大海中的小小孤岛。所有的人生,连成一片新的大陆,让我们同声共心,在彼此也许迥异也许相似的人生里栖息,感受彼此的体温和内心的余热。

当“英雄”,是指日可待的事。www.guanhuaju.com 网媒保护贪官

近几天,民工看到“反腐倡”的风声越来越紧。特别是看到“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消息,心中咯登一下,这下玩完了,事情搞大了,党动真格了。(2007年05月29日新华网)媒体如是说,郑案彰显*中央要动真格了,不光是有意性失职要受罚,无意性的渎职行为也要追究了。四川省环保局长就应了这一说。(《四川环保局原局长涉嫌滥用职权离任7年后受审》)

每天一个厅局级干部走向人生的黑暗,掉进人生的深渊。一个接一个,前仆后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什么?民工看了最新一期的《南风窗》,感叹,这一期的南风窗做了一个很漂亮的专题——*中国结。

对于民工本人来说,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让民工对南风窗的印象大为改观,以前民工对南风窗说实话是有点失望的,不知道是不是换了总编的缘故。以前的那个听说在南方周末干过,还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但是抱歉,她做过的几期专题都让我失望,这一次,我记住了一个名字,朱学东。我也为朱学东捏了一把汗,他能在《南风窗》做多久?

当然,也许一期就够了,作为一个早已在民工心中沦落的老品牌,我觉得,我应该和《南风窗》杂志的投资者一起感谢朱学东先生和他带领的这个团队,因为南风窗的媒体品质一下子在读者的心中被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中国结——很贴切吧,一百多年来几代人为了*这个词前仆后继,一直就是中国精英心中的一个节,这个藏在无数知识分子心中的“中国结”何时才能够真正解开,不在总是在意淫与纸面之上?这是个问题。今天我看到《南风窗》如此专业如此真诚如此漂亮地做了这个专题,一时之间,甚至想打个电话到编辑部表达一下我的敬意。

专题的第一篇文章是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的专访,专访的标题叫《*决定品质》。

关于*,专题里说得很清楚,*的核心其实就是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以保护每个人的利益。

民工认为,*不仅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也同样保护贪官污吏的利益不受侵害。其实民工在这里更想说的是,真正的*将使所有贪官的人生品质有效提升。

在专访中提出,现在的中国大陆*的解决之道,比如实行党内*选举,实行基层*选举。但是他觉得最可行的就是媒体监督,对于中国大陆而言,他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最可行的*实施方式,是民众民意的科学反映。身为媒体民工,俺觉得俺们领导其实也是*的受益者,换句话说,他们也是被保护的对像。因为民工一直认为,他们其实都是体制的受害者。

社会是一个肌体,每一个人的人生也是一个肌体,如果没有真正有力的巨噬细胞,某些器官的细胞就会在其天然欲望的支配下疯狂生长,但是你能指望这些细胞里会产生有效的抗体吗?

一个健康的肌体,抗病毒细胞永远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个长期没有有效“抗病毒”细胞的监督下,我们的领导干部如郑晓蓃,郝和平们,要让他们与无限增长的欲望恶魔孤军奋战,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即使运气好,一辈子也不上法庭,只是垂垂老矣之时,回首平生,一副肮脏破败污痕累累的灵魂又情何以堪?所以民工觉得,作为*的先行工作者,媒体的有效监督相当程度上也是保护贪官。看了越狱,民工的感觉是,即使你罪大恶极,他们西方人也把他当人,也能千方百计找出他成为恶人的原因。是啊,每个人少年的时候,哪个不是有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

所以民工这里也东施学西施,提出一个小观点:有效的监督对*官员高品位人生是有好处的,它能使我们的广大领导获得真正真实,而不是充满谎言的完整的高品位人格。民工本来也是想用“高品质”的,但是现在俺们领导干部凡事都讲究一个“品位”,也就用了这个词代替之。

肿瘤学家有一种观点,认为癌细胞一生都在伴着我们每一个人,只有当人的精神软弱下来躺倒时,癌细胞才繁殖扩散。

注意“精神”这两个字。

动物有“精神”吗?

没有。

只有人才有“精神”。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真正幸福完美高品质的人生?

作为社会及文化意义上的人,他的追求是高品质的具精神价值和人文意义上的人生,通过自己的个人式奋斗,获得职业及道德上的双重成功,在奋斗的过程中让灵魂丰满,成为一个真正的既自我满足又值得同类从内心尊敬的完整的人,这也是个体的人生可以享受到的灵魂和内心真实存在的满足,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仅能存活百年的这具肉体上的满足——动物园式的吃好喝好玩好,这可以解释一些富豪们对社会的慈善行为,其实是作为一个“人”,对角色的自觉塑造和自觉追求,这符合人与兽在个体存在上的差异化追求。而有效的监督就如同人自身的抗病毒细胞,对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绝对是有效的,它们的存在,可以使人的个体从本质人的意义上获得健康的肌体。不致于因为肉体欲望细胞的无限膨胀而侵害肌体。

因为一党制造成的目前公共事务机制的不正常和监督真空状态,往往让官员成为这一畸形机制的受害者,他们在精神价值上的沉沦虚无,更多具有悲剧的意味,更接近于于连的角色。现代中国公务员系统,相对于“人”和“人生”而言,是雷区,绝对危险的地带,正常人性的痛苦空间。

因为没有正常肌体所拥有的抗菌细胞,每个人进处,其人生、人性都会每天,每时、每刻都有被感染的危险。

一个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权力场,任何个体人的进入,最后都必然会让其受到人文意义上的伤害和灵魂的畸变,从人本上的人沦落或畸变为兽本上的人。

一个完整的人生,是人性意义上的完整人生。

个人利益有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物质形态上的肉体利益,一种是人格形态上的精神利益,现代成功社会对成功人生的判断标准,主要是从物质成功和人格成功来判断的。而人与动物的差异化主要在于后者。

从媒体职业角度来说,中国利益集团也是中国公众的一部分,官员群体也是媒体所服务的公众中的一员,作为上帝的子民,也是*保护的对像。

作为媒体,他通过专业的信息和信息分析服务,对公众——官员个体也是公众中的一分子,对公众成员之间的沟通,达成对官员的有效监督,对官员人本意义上的美好人生,其实是提供了真正有益的服务,人生染上臭味和肮脏的色彩。而不是提供低劣的信息和信息分析,去做肉体欲望的帮凶,残害蚕食他们正常健康的人生。

*能保护贪官的整体人生利益。

健全丰美完美高品质的人生,我相信,在那些牢内牢外干部年轻的时候,也一定是他们打算以一生去追求的人生最大的也是最真实的目标,这个目标,跟那些虚假令人得令人作呕的所谓“伟大目标”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目标,才是真正人性的,朴实的人生终极目标。

而媒体通过公众信息服务的有效监督,对于我们的*干部来说,是一件很难,但对于他们的百年人生来说,是真正有价值也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几千年一贯制。怎么个一贯制?就是皇帝自己监督自己,从来不需要也不喜欢别人来监督他,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暴君,在这点上,共产党与任何“党”一样,未能也不能免俗。

用**陆定一同志的话说,只有党外监督,才可能是有效监督。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他是第四种权力,其核心其实就是民意的科学反应平台。

但是在我们的官媒上,老百姓对大片的版面所充斥的政治谎言已经习以为常,这对于这个媒体本身,对于官员来说,是致命的真正可怕的地方。

好在当官媒上面到处都是谎言和被篡改的真相时,我们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了更多的真话,因为这里有真实和真相和真话存在的空间。在中国,真正能产生有效监督的是网络媒体。

对于官员来说,专业的优质的媒体就是一位真正专业的,对他们的高品位人生有益的良医。在一个人人都想当皇帝的国度,民工觉得,人世间,如果没有上帝,那么就让*的亮光真正的来到你的身边吧,让我们人性的黑暗面,少一点,再少一点。

*,自由,平等,正义,博爱,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有了这些词,我想对俺们所有的领导们说一声,你的人生也会如比尔-盖茨一样如此美丽,如此多情。www.guanhuaju.com 前段时间,著名的诗人兼网络评论家叶匡正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大骂了一回现而今的中国时评作者们,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作者全他妈是脑残儿。叶先生说:所谓的时评家们似乎学了点屠龙术,拿的却是一把水果刀,文字中的媚骨却处处可见。自以为是思想者或请命者,其实神经比很多网民都要脆弱得多,喉咙也早已丧失了呐喊的功能。非常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叶先生一战成名,一时间“脑残体”成了时评作者的混名。只是这下捅了马峰窝,许多时评作者勃然大怒奋起反击。有一位就说了,哥们都不用怒了,叶匡正说得靠谱,现在的时评作者跟*有何两样?人家什么时候要你就得什么时候给,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还要装出一副很兴奋无比的样子来。

我在心里暗暗叹口气,叶先生真是高啊,一眼就看出来了。透过电脑屏幕,我发现我脸红了。因为我也是脑残体一族啊。

我低下头来,平心静气,想了一会儿。愤怒个什么劲呢,不愤怒了,是卖就是卖的,老老实实承认就行了,在中国,*叫小姐,教授叫老板,就真的牛逼了吗?

作为一个“脑残体”作者,今天我想揭揭“脑残体”产生的秘密,也算是将功补过对大家有个交代吧。

其实叶先生只说对了一半,我们只是装脑残而已。

谁想“脑残”?可不“脑残”行吗?现在这社会,就算不脑残,十几年的书读下来,也有可能被整成脑残,侥幸没被整成脑残,也得装成“脑残”,不装能行吗?

要知道这也算是一种敬业精神,就好比小姐,如果你面对一个奇丑无比全球稀有的男人,你不配合一点行吗?能有客人吗?当然,如果你拒绝吃吃,就一切皆有可能了。如果他能压在你的身上,他就是老大,是你的上帝。你不叫可以,等会他下来,你还想收到钱吗?

所以,怎么办呢?闭上眼睛,昧着良心,叫吧,把客人招呼高兴了,才可能拿到一点客人的一点嫖资啊。

至于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谁敢问呢?

我投稿的那些报纸,说句实话,我自己也不怎么看,我写的那些评论跟网上写的也不大一样,投之前总要改头换面乔装打扮一翻,没办法,谁叫人家是神圣庄严不可胡说八道的党报呢?

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人家编辑的饭碗着想一下啊,为了发篇不脑残的稿子,你就让人家冒着砸饭碗一家老小喝西北风的危险,你忍心吗你?

说实话,现在在网站上发评论,很爽,也不用装。可是网站写得再多,一分钱稿费也没有。对于一个靠卖文为生的人,不“脑残”行吗?

网站这样的男人虽然很优秀很英俊,常常让我能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很容易就达到高潮了。只是一次两次被你白搞一下,很爽,但是不能老这样下去啊,要知道,奴家也要吃饭啊。

所以,事实是这样的,上网的时候,我是良家妇女,给报纸投稿的时候,我得装成脑残或者脑残的*。

在中国,大家都活得不容易,叶先生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可是没办法,想吃口饭,大多数时候就得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个,我想叶先生作为在咱们这神奇的国家生活几十年的人,应该是清楚的。

叶先生虽然骂我们骂得很爽,可我也知道叶先生的痛心之处,如果连媒体这种社会公器的一员——搞评论的新闻工作者都这么干,这个社会还有救吗?

好在还有网络,只可惜,网站也有网站的难处,具体什么难处,大家都知道也可能都不知道,就不说了。

所以今天被叶先生骂了,明天我们还得写,不写又能怎么样?抓石头打天不成?就像那些酒店的、*的、街边的、城中村的小姐们,她们难道不知道小姐是个现世被人唾弃下世不得好报的职业吗?

您以为她们每天都腆着脸装出一副兴奋样,做得很有尊严感吗?www.guanhuaju.com 一直以来,帝王将相和官家们最拿手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找些像我这样手无缚妓之力的文人躲在大屋子里篡改或者抛弃真正好的中华文化遗产。

媒体是人类文化传播的载体、工具,传播所有的人类文化(文明),包括人文文化和商业文化。媒体文化研究可以说是这两种文化在大众传播方式上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文明传播上的一些“密码”。

而我相信,多少年后,因为环保和保护地球绿色生态系统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世界上将没有书,报纸,电视,只有网络。

网络(媒体)文学(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可以说是媒体文化研究的一个具体小块,通过对“网络文学”的研究,相信可以发现人类文明传播的一种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传播方式的“生长密码”。

网络这种新媒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甄别、发现、抢救和保存,在当下中国媒体生态格局下,具有独特的作用。比如:很多民间的口口相传的东西通过网民的个人行为,在网络上得以呈现、传播、保存。www.guanhuaju.com 因为中国的中文系往往不是培养文艺创作能力,而是杀死创作能力,中文系“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文学创作能力僵化呆板做作,这是中国的语文教育体制下的恶果,当然中文系也并非是培养作家的地方。

越是接受这种文学教育的人,越是热爱文学的人,久了,反而不会写作了。这就是一个编程员雷宇给我的启示。他从来就没有接受所谓的中国正统的文学教育,但是他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文学,真正属于读者属于民众的文学。

而像我这样热爱文学的人,反而深受所谓的“纯文学”实际是伪文学的害,以前走上了不条不归路,不会讲故事。好在醒得早。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学。

这种反文学教育直接影响中国的电视电影作品,不好看,看不懂,内容差劲,不尊重民众和大多数的读者。

作者和民众之间隔着一座越长越高的大山,作者指责读者,读者不喜欢这样的作者。作者和他写的东西越走越远,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写出来的东西和民众没有任何关系,就如《英雄》《夜宴》《十面埋伏》之类。当然老百姓有理由不看,不喜欢,没有共鸣。因为你根本就不是真正为他们写作。www.guanhuaju.com 因为是人性的真实流露

恶搞只是相对于被恶搞的对象而言的,其实它只是一种人性的真实反映。

胡戈对于《无极》的恶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周星驰对《西游记》的恶搞——《大话西游》,其实后者才是真正的经典。

他们只是把一个故事真真实实地讲出来,当然运用了一些戏剧化的情节等一些电演技术,但是本身实质上来说,他只是用一种普通人的平常心去还原性地把被陈凯歌无限拔高弄得伪饰的人性讲述出来,这样,当然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再加上和观众心中原来那个高大全的版本一比较,那种戏剧化的,近似于一个小孩揭开了皇帝身上本来就没有的新装一样,臃肿的丑态当然百出,强烈的近似于反讽搞笑的对比效果让人不想笑也难了。

中国式恶搞是上帝之手,它的作用是让一蠢妇的外衣接近于无限透明,虽然没法审美,但起码可以审一下丑,因为不再上当,很开心,不是吗?www.guanhuaju.com 真正的经典都是公众和读者喜欢的书。

优秀的学者都是善于沟通和表达的。这样的话,他探索得到的观点和想法就更加能够服务于大众,读者和学生。

经典一定是活在最大多数人的心中的书,是属于大众的,绝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

好的学术经典一定是畅销的学术经典,就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吴思的《潜规则》、《血酬定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而畅销的学术经典最基本的标准:一是一定有真正有价值的原创性的思想,二是真正互动性强的表现形式(表现的形式、稿子的结构,也就是用来表达自己探索得到的观点或思想的那个壳,比如通过评说*这个“壳”,借对中国明朝城市男女关系文化的考古,来表达自己对中国人人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观点,进而达到服务大众影响社会文化进程的目的,从而完成了一个学者的价值的实现。)。说通俗点就是好看的好东西,这样的书稿,才可能成为经典,有价值的思想是经典的基础,而只有“互动性强”,你才能达到影响社会服务大众的目的,如果谁都不喜欢看,你如何服务大众,又如何影响社会,又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然也没法获得“名和利”了。www.guanhuaju.com 现在的中国

搞什么产业能搞得过房地产啊

你要问一个讨饭的

最嫌钱的行为是什么啊

他一定会给你一个你想要的答案

如果所有的钱都投到房地产里

搞电脑的去搞房产

搞教育的去搞房产

搞文化的去搞房产

搞公务员的去搞房产

这么多房子,一望无际的房子,空空如也的房子

这个国家,就只剩下房子了

外国友人问,你们中国什么最牛逼啊

2万一个平方的房子啊

住不住啊

旁边就是黑黑的黄河,臭臭的长江。还有垃圾焚烧厂

不住?

嫌贵?

那就算球了

宁愿空着也不卖吗?

那是当然,空着就空着吧

反正俺们在你们美国有house

大把的,真正的house

````````www.guanhuaju.com

数据统计中!!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评论内容:请文明参与评论,禁止谩骂攻击!)
不能超过250字节,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昵称:    发表评论 (Ctrl+Enter快速回复)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合作说明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350317@qq.com 联系QQ:350317

Copyright © 2010-2013 Www.27zG.CoM
苏ICP备11049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