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dj战歌,就上傲气战歌网!2015年传奇家族玩家最喜爱的家族战歌网
战歌推荐:战歌网 战歌网dj Mc战歌网 DJ战歌网下载 激情战歌-冰雪战歌网 客服Q:350317
新闻搜索:

IT偏见录 | 陈佼的blog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10-11-24 23:54

【陈佼观点】对于“复制”这个问题,腾讯好比是上了一辆没有刹车的高铁,一切都由不得自己,它只是按照惯性,这么奔跑着,奔跑着。

计算机世界《“狗日的”腾讯》再次将“全民公敌”一词晒了出来。Keso认为,国内互联网发生的事,是“大山寨挤垮小山寨”,“很多都是从美国抄来点儿东西,又被腾讯抄了一下而已”,甚至认为“与其成为没有底线的草寇的人质,还真不如让腾讯这样的公司来一统江湖”。

我部分认同Keso的观点。他的逻辑大概是,问题的部分本质的确在于——你是做小姐的,我也是做小姐的,大家都出来卖,站街的就不要骂天上人间头牌了。但Keso犯了几个错误,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在文中对“创新”概念的理解过于狭窄。

1、创新=专利?

Keso列出了腾讯、Google、Yahoo、Amazon四家公司的专利数据对比,试图证明:腾讯其实是一家很有创新力的公司,不输于国际巨头。我想先指出其中的一个小小纰漏:Google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它在本地市场的专利查询需要用本地化关键词,在SooPAT库中检索“SQR:(google)”无法完全涵盖Google的所有专利。

当然这不是关键。即便按照Keso的逻辑,比专利,我想应该对比的是腾讯持有专利数量与腾讯复制的国内互联网公司持有专利数量的总和,否则是不公平的。这一对比的结果我没有具体统计,但腾讯肯定会输掉。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对于初创的小互联网公司来说,他们往往没有很强的专利保护意识,也没有太多人力物力资源来申请专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产品打磨、市场培育上,实际应该具备的专利数量比查询结果更大。

2、创新=产品模式?

没错,中国多数流行的产品模式都抄自美国,即所谓的“C2C”(copy to China),但对比twitter和微博就可以看出,两者存在极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到底是不是创新,这个我不好说,关键还要看用户是否买账。但如Keso的逻辑,将产品模式的拷贝完全等同于抄袭,有些过分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连Internet本身就来源于美国国防部的网络,那其他国家根本就谈不上创新,只不过是一种“加工”而已。

3、创新=产品?

让我们再退一步,即便如美团网等抄得一模一样的产品(连LOGO、UI布局、代码可能都一样),就不具备了创新的可能么?产品仅仅是一方面,实际上腾讯被视为“全民公敌”的真正原因并非它复制其他公司的产品,而在于它让创业公司耗费了大量精力试错、市场培育,自己却最终摘得了胜利果实。这就好比,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中,农民开荒、拓土、修渠、施肥,本想等待播种秋收,却被拥有机械化、科学种植的地主占尽了便宜。

我本人并非“腾讯控”,也不是腾讯的憎恶者,我对这家诞生在中国本土、拥有全球独一无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非常尊敬,我甚至认为它是全球最懂互联网产品的公司。而对于“复制”这个问题,腾讯好比是上了一辆没有刹车的高铁,一切都由不得自己,它只是按照惯性,这么奔跑着,奔跑着。

本人转自高阳新浪博客:

有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个超女叫西施,有心脏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比平时更显魅力。同村女孩东施也跟着学,换乱模仿,效果极坏。

在国产浏览器领域,这个典故正在找到新的注解。故事梗概是:有一个叫搜狗的快男,最先推出了“双核浏览器”,让浏览器速度、兼容性都有了极大提升。同村有一堆快男,也跟着学,结果倒是不至于那么坏,但免不了良莠不齐、歪瓜裂枣。

不要以为我信口雌黄,有几个细节为证:1、某“双核浏览器”,根本无法浏览一些视频网站,原因是它没办法智能判断采用Trident内核加载,而Webkit内核又无法支持;2、某“双核浏览器”,登录BBS,一旦切换内核,丢失没了,数据没了;3、某“双核浏览器”,在不同内核下,功能居然不一样,让人随时感受到“双核”的存在。

为什么会发生“东施效颦”的故事呢?或者说,为什么东施要去效颦?本质的原因是:人们缺乏一个对“美”的公认标准。如果当年有ISO标准体系,恐怕东施不会效颦,而是按照学标准。

现在的“双核潮流”也一样。在搜狗推出双核并大获成功后,一大堆大佬小弟都在疯狂跟进,腾讯、傲游,乃至360等等。一时间,这个领域非常热闹,仿佛迎来了“双核盛世”。但我斗胆预测:如果说各大厂商不重视对标准的构建,而是玩虚的概念,给自己的产品贴上“双核”标签就以为能大卖特卖,结果可能很糟糕。

看上去,业界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CDSN前几天牵头开了一个“浏览器标准”的研讨会,众嘉宾均认为,国际上IE前景不妙,即使IE9的推出也无法阻挡整体的下滑趋势;Firefox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未来还要取决于Mozilla的市场策略;Chrome迅速崛起,掀起了一股全球的Webkit新潮流。而国内的情况则是,“双核”已经是中国特色,代表未来国产浏览器的发展方向。

这让我想起了日本的Sleipnir,它也是一款“双核”(trident+Gecko),有着极强的本土特色,因此在当地颇受欢迎,而现在正积极争取迈入国际市场。日本不需要标准,因为在日本,Sleipnir就是标准。

在中国,搜狗第一个做双核,并且做得不错,属于“真双核”,但中国厂商不会让搜狗一枝独秀,它们会先进来站住“双核”这个坑,至于拉得是屎还是黄金,就暂时不管了。如果行业的标准能建立起来,实际上就拉高了“双核”的准入门槛,这才是对行业负责的态度。

我现在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所有业界厂商碰到一起,公布“双核”标准,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产浏览器的未来。不知道这次业界研讨会有没有进一步的举措,拭目以待。

【陈佼观点】Hulu的CFO至关重要,CFO一定要学会在采购部门提交的预算表上画叉。

上周末和几个视频行业的朋友聊天,或者说是辩论,话题又是Hulu。我发现对于Hulu,大家爱的爱,恨的恨,观点很鲜明。于是挺Hulu的,倒Hulu的,双方各执一词,剑拔弩张,倒是碰出了不少火花。于是撰文以记之。

1、节流,还是开源?

不看好中国Hulu的人认为,中国的版权拥有者分散,很难像Hulu那样一家独大。而且中国的维权环境较差,高额购买的版权可能为他人做了嫁衣,投入产出比不高。

我认为,“版权分散”是个伪命题——美国Hulu手中的版权集中,导致的结果就是它能够降低版权的购买成本,进而提升盈利能力。所以我们讨论的焦点应该是“盈利能力”,而非“版权集中度”。

我同意易观国际傅志华的观点,摆在中国Hulu面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版权视频的盈利价值,说白了就是提高ARPU值。也就是说,如果中国Hulu无法“节流”,就要在“开源”上下功夫。醒客在分析中国Hulu的时候也是持这一观点。

此外,大家不要忽视了一点:在版权集中度方面,美国Hulu也越来越面临挑战,去年Hulu就和CBS闹翻,从CBS旗下的TV.com撤下内容。从长远来看,Hulu日益对传统的电视节目内容和发行公司构成挑战,到头来还是得将更多心思放在“开源”上。

2、ARPU能到多高?

刚说了ARPU值,当然,如王冉之前的一篇博客中提到,Hulu纯粹、简单、干净,用户也较高端,更有购买力。其广告单价会大大高于Youtube。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从广告报价来看,都要高2-5成。

除了单价的提高,中国Hulu更应发挥精准营销的价值,通过对目标受众的细分挖掘,建立更具匹配度的广告投放系统。看看中国的Hulu,我不清楚奇艺是否能够与百度在这方面有资源的共享,在精准营销数据挖掘方面,百度显然是中文领域屈指可数的公司。如果是,这将是ARPU潜力挖掘的重要一环。

3、独播、首播有那么重要?

“开源”讲完了,还要来讲讲“节流”的事。美国Hulu占有天时地利,能够在版权成本控制方面做到最好。中国的Hulu千万不要急功近利,闷着头狂砸一通,到头来血本无归。

Hulu说到本质上,实际上是个“赚差价”的活——买版权,再卖给广告主。所以我一直认为,Hulu的CFO至关重要,CFO一定要学会在采购部门提交的预算表上画叉。尤其对于奇艺这个特殊的中国Hulu来说,有百度的流量输血,不用急着通过独播、首播来抢眼球。龚宇也说过,不会抢独播,而是求全。这是上策。

热播剧会是一个抢夺的焦点,如果批发能够卖更好的价钱,版权方也不见得就希望卖独家。王冉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一家没有盗版历史包袱的网站启动Hulu模式,想获得至少三家好莱坞主流电影公司以及国内大部分主流影视剧公司的独家正版授权,每年用于版权采购的费用是1000-1500万美元,从目前奇艺对外宣称的版权投入来看,应该比较乐观。只是,相比之下,中国Youtube们面对版权投入的问题则低调了许多。

这是我的第一篇房地产行业评论,欢迎拍砖。

很多人将此次国务院的房产新政视为“猛药”——下手很重、出手很快,很“犀利”。而且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新政出来之后,银行相当配合,并且第一时间跟进。不仅仅是四大国有银行,连以往较为松动的邮政、农村信用社都开始收紧。这也难怪,毕竟金融和税收这两只手还是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不用担心地方政府的阳奉阴违。

温家宝总理说“这届中央政府一定能遏制房价的暴涨”,新政算是对他这一言论的照应。而以往不痛不痒的政策,最大的阻挠者还是地方政府——如果官员迁升的考评标准是民生,而非GDP,那这种阻碍就不存在,但问题就在于中央既要保GDP,又不得不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怨。

Q1结束后,中央终于找到了平衡点:

1、同2007年那次调控相比,这一次国务院的政策制定采用了“层层加码”的方式,一边做调整,一边试探市场的反应。应该说是很“审时度势”的。

2、从新政的细节来看,最要命的地方在于首付——二套房从4成到5成,这会将不少投资客挡在门槛之外,也会打击一小部分“改善性需求”。相比之下,贷款利率的折扣变化影响倒不大,以往的7折利率和现在的1.1利率相比,一年也就是几千块,不管是投资还是刚需,都不足以挡住大家对后市的预期。

3、从宏观经济来看,政府这次下重拳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Q1的经济运行数据出来后发现,中国的外贸增长比较强劲,消费也正在强壮,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已有着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对2010年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

4、新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房地产市场中一个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虽然心中有怨言,但就像“温水煮青蛙”,在2010年的光景下,它们也不会对中央构成太大的压力。而在住建部与银监的部位博弈中,暂时求得了一个新的动态平衡。

【陈佼观点】对于腾讯来说,也许只有将ICQ收归囊下,才能化解12年前故事的错误开篇,才能释怀9年前被迫改名换姓的窘迫。

马化腾有些急不可待了。

前脚刚刚提交了竞购ICQ的方案,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腾讯就有了进一步动作——3亿美元投资了其中一个竞购对手DST。几乎可以肯定,腾讯和DST已经在竞购ICQ的问题上达成了默契,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联手对敌,竞购成功的几率大增。

对于腾讯来说,也许只有将ICQ收归囊下,才能化解12年前故事的错误开篇,才能释怀9年前被迫改名换姓的窘迫,才能完美书写“徒弟降伏师傅”的传奇——如果没能竞购成功,或者ICQ破产、关门了,腾讯都要永远背负“山寨”、“抄袭”的历史骂名,只有完成收购,你才可以说“都是一家人了,自己抄自己,能叫抄么”。

当然,马化腾的虚荣心还没有强到这个地步,只有好大喜功的暴发户才会如此思考问题。但换句话说,纵使有千万个关于资本的、技术的、产品的、市场的理由来支持收购,只要回归到马化腾心里,一幕一幕浮现的过往,很难逃开。

1998年的OICQ几乎就是ICQ的汉化版,甚至连名字都山寨到了极点,“Open ICQ”(打开ICQ)简直就是一个很有误导性的流氓名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近3年时间。

1999年,ICQ的东家AOL发来律师函,要求腾讯停止侵权,将oicq.com、oicq.net域名免费转让。2000年,仲裁判决书出来了,OICQ从此消失,QQ走上历史舞台,而上述两个域名也真的免费送给了ICQ。

改名之后,腾讯开始“转运”,没过几年,它已经是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而当年风光无限的ICQ已家道中落,最终落得被挂牌出售的惨淡结局。两相对比,只能感叹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腾讯绝对应该感谢ICQ。若非ICQ的灵感,也没有OICQ,更没有QQ今天的辉煌;若非被ICQ逼上梁山,也不会有后来“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神话;若非OICQ域名被“没收”,也不见得会用更短更好记的qq.com。马化腾大可将收购看成是一次精神救赎,算是对过去10多年恩仇的最好了断。

当然,这些只是事情的表象。我所说的“ICQ情结”,绝非回忆当年时的忆苦思甜,而是马化腾多年没有打开的一个心结,或者说一个夙愿——在全球范围来看,即时通讯真正成功的,几乎只有QQ。ICQ、微软MSN、雅虎通、Gtalk,没有一家做成了主营业务——难道只有中国才存在即时通信壮大的土壤?到底是用户有问题还是ICQ有问题?

腾讯急不可待要“借船出海”的真正原因,或许在此。马化腾已经找到了ICQ失败的根源,买下它,按照自己的思路改造它,反正可以死马当活马医。ICQ目前的主要用户群在东欧、俄罗斯等地区,和腾讯所处的都是新兴市场。巧合的是,DST这家公司和腾讯的业务很相似,互相能找到“共同语言”。

马化腾玩“山寨货”的能力已经无需验证,一旦收购ICQ成功,玩起“正品”,不知道会不会反而有些不适应?

我开始玩微博了,关注我,请在微博上搜索“陈佼”。

【陈佼观点】我斗胆建言丁磊:拿出你的肚量,大胆开放吧,给用户100%的选择权,即便是将他们“放养”,也跑不了的!

如果你最大限度的为用户考虑,用户会不会最大限度的回馈你?多年来,网易邮箱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或者说,所有邮件服务提供商都有同样的纠结,只不过网易是国内邮箱市场的老大,更需要纠结。

一个长期处于纠结状态的人,做事就容易瞻前顾后、拖泥带水、反反复复,一款互联网产品也一样。

最近,网易邮箱又纠结了——在时隔多年重新开放POP3/SMTP服务,新开IMAP服务,大快人心之余,又有用户发现“用QQ邮箱的POP3服务无法收取126、163邮箱的邮件”。对此,QQ邮箱公告表示“我们发现,目前网易邮箱仅支持个人邮件客户端进行POP3收信,而逐渐取消支持第三方服务器的批量POP3收信。”

显然,网易的态度有些暧昧,既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又不希望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如果QQ用户在QQ邮箱中POP3网易邮箱,则意味着QQ用户没有任何再登录网易邮箱的必要,也就意味着网易只能当个“活雷锋”,便宜都被腾讯占了。

问题在于,网易邮箱也支持POP3功能,它也可以作为QQ邮箱的客户端,以此“废掉”QQ邮箱,只要用户愿意。

如此一来,问题就变成了网易邮箱与QQ邮箱的博弈——究竟谁更能成为不可或缺的客户端。这时候,腾讯强大的客户端捆绑战略就成了天平上那一块重要砝码——用户可以不用打开网易邮箱,但它“不得不”使用QQ。

读到这里,读者们不难读懂网易的纠结,连我都开始为网易纠结了。平心而论,网易花了很多钱砸在邮箱上,速度、功能、用户体验都是一流的,我也是yeah邮箱的忠实用户,如果要开放POP3,投入产出比短期内肯定会降低,再被竞争对手“摆一道”,就有点“费力不讨好”了。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理解并支持网易邮箱的举措,但我也相信,一定有很多用户对此不理解、不支持。

还是本文开头那一句:如果你最大限度的为用户考虑,用户会不会最大限度的回馈你?现实有点残酷,用了POP3/SMTP之后,用户很难再为邮箱带去流量;用了QQ的web邮箱,流量不仅没有带来,还带到了竞争对手那里。网易毕竟不是公益组织,而是一个接受董事会业绩考验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考虑用户体验的同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利益。

一直以来,免费邮箱都是网易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丁磊也对这个“赔本”的业务极为看重,到2010年,丁磊甚至亲自督战,祭出了“如虎添翼”计划,又玩出了颇有意思的@计划。早些时候,丁磊甚至以“每丢一封邮件赔付1000元”来宣誓自己的决心和信心。网易希望借助邮箱打通其各条产品线,塑造互联网的又一个入口,而如何让用户更愿意使用web邮箱服务是这一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纠结之中,到底如何权衡?作为中国有才、有财的“猪倌”,丁磊不妨用养猪的思路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丁磊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谈过自己的养猪心得:由于圈养的猪活动量不够,肉质口感稍差,所以要在猪30公斤以下时圈养,到30公斤以上则放养。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于网易邮箱这头“猪”,到底是还处于“圈养”阶段,还是已经足够壮,可以“放养”了?

我认为,“放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根据网易公布的数据,其邮箱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而且,越是战略关键,越需要网易拿出足够的胸怀和足够的自信。当年搜狐推出搜狗输入法,很多人将其解读为“客户端战略”,这听上去是没错,但真正应该让搜狐感到骄傲的,不是靠偶尔弹出个更新带来的点击流量,而是搜狗输入法为搜狐带来的品牌提升,这可能比赵本山在春晚中帮忙做广告更有价值。

互联网人很喜欢谈论“用户黏度”这个词。按理说,搜索引擎是最没有用户黏度的,从百度到谷歌,只需要三秒钟,开关一个网页而已。这远远比邮箱的搬迁来得简单。搜索引擎的做法是依靠研发、产品、营销等综合手段来赢得客户,邮箱也可以这么干。况且,从大方向来说,在互联网开放的大潮下,任何试图制造障碍来留住用户的行为,都是愚蠢的。

所以,我斗胆建言丁磊:拿出你的肚量,大胆开放吧,给用户100%的选择权,即便是将他们“放养”,也跑不了的!

本文发表在陈佼的《电脑报》专栏。

【陈佼观点】中国的互联网应该调整心态把心思放在创新、创造上面去,做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才有资格去谈“反击”。

前几天,一位“愤青”朋友约我喝茶,刚入座,他就神秘兮兮的摊开一幅世界地图,要和我“研究一下世界格局”。

“你看看,咱中国人牛起来了。”朋友开始对着地图指点江山:“百度东渡日本,阿里巴巴西进欧洲,盛大直捣美国老巢,现在,腾讯一口气拿下了俄罗斯和整个东欧。截下来,该是南美、澳洲、非洲,哦,对了,还有南极洲……”

朋友的血脉喷张让我想起了中学历史课本里那幅经典的“时局图”,那是一幅中国地图,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代表德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如果在战争年代,我这位朋友一定是个好战份子,口水四溅之处,仿佛马化腾的QQ飞弹已经抵达莫斯科红场。

见我反应不大,朋友有些愤怒,继续发表演说:“再来看看西方列强在中国的表现——AOL来了,很快滚蛋了;eBay来了,也滚蛋了;雅虎来了,基本滚蛋了;Google来了,扑腾几下,还是滚蛋了;日本、韩国离我们这么近,小打小闹的来,连滚蛋都没资格。”

基本上,朋友的这些陈述属实,我附和着点了点头。有句俗话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在中国互联网上,“外来的和尚”念的都是我们听不懂的“圣经”,而非“三字经”,大都逃不过水土不服的命运。

“这说明什么?咱们反攻的时候到了,全球互联网的中心决不能只是硅谷!”朋友愈发慷慨激昂。

无可否认,中国已是互联网大国,这里有全球最多的网民、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也有腾讯这样的超级巨头公司,但中国离“互联网强国”还差得太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美国人卷走所有在华互联网的资本,中国互联网的市值瞬间蒸发掉一大半。况且,尽管网民人口众多,但单一网民的贡献却低得惊人:每个中国用户大概每个月花2人民币买杀毒软件,花不到1块买QQ增值服务,花不超过5毛去玩盛大的游戏。

而且,搜索、即时通信、博客、微博、开心网,一个个在中国互联网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应用,几乎都是舶来品。从头到尾,我们有哪一项应用、哪一个模式是彻底的自创?我们又向外界输出过怎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价值观?

再来看,国际巨头们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用句时髦的话,还得“先感谢国家”。政策构建的天然壁垒在某些案例上成了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说得更近一点,起码我们在海外尚未有成功案例,而美国几乎已经统治了拉丁语系的互联网世界。

“就凭这些,我们拿什么反攻?老外在中国节节败退,中国人到了海外,就能摆脱同样的宿命?该交的学费是一定要交的。”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们迟早要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你不能抹煞每一个小小的进展。”朋友一边回应,一边开始收起地图。

【陈佼观点】在传统模式中,中小企业有一个完整的“供”“销”产业链,而当它将企业搬到网上后,会发现这个链条基本上处于瘫痪或者残废状态,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帮助它构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呆在四川,与一些中小企业老板进行了交流,话题自然还是离不开互联网。我一直很关注一个趋势:中国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它们是如何看待互联网的?又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业务的?我相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决定它们在“国进民退”大背景下的前途命运,也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交流的结果让我很吃惊,与几年前我了解的状况大有不同:中小企业对互联网普遍有浓厚兴趣,也完成了初步的信息化建设,比如有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站发布商业信息,甚至使用包括BBS、SNS、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做网络营销。这让我兴奋不已,我相信它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不然也不会纷纷成立网络营销部,大张旗鼓的“干互联网”。

但当交流深入,我发现了问题——“信息化”并没有给中小企业带来业务变革,“网站也建了,推广也做了,但订单并没有滚滚而来”。在面聊的时候,我只是鼓励他们,要相信互联网,它不仅是低成本的商务拓展平台,更是未来中小企业构建的基础平台。回来之后我与一些圈内人聊起这个问题,总结出了3个瓶颈:

1、对资源的管理缺乏效率。这里的“资源”,包括客户、营销、商务等多个层面。这与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还不够有关,“小米加步枪”还是它们的主要装备,这不是找一个CIO就能解决的。

2、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节奏紊乱。说得通俗点,对信息化和互联网认识懵懵懂懂的中小企业需要“导师”,帮助它们制定战略、策略并规划好步骤、掌握好节奏。我有一个从事商业摄影的朋友就是典型案例,看看他咨询我的问题:今天可能是竞价排名,明天是SEO,后天又要做网上商城,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章法。

最核心的是第3个瓶颈:平台资源的缺乏。在传统模式中,中小企业有一个完整的“供”“销”产业链,而当它将企业搬到网上后,会发现这个链条基本上处于瘫痪或者残废状态,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帮助它构建,这就是所谓的“商圈”。

打断一下,先来说一个插曲,来看看两家互联网企业的对比:阿里巴巴和中企动力,两家公司都有10年历史,客户群都是中小企业,做的事都和电子商务有关,提供信息化服务。有意思的是,这几天中企动力做的销售精英年会(称作CEO),地点选在了阿里的老巢——杭州,我不得不说这很有些挑衅的意味。

我相信读我博客的人对阿里巴巴很了解,它的核心是虚拟平台——创造一个贸易市场,让中小企业在其中公平、自由地交易。但对于中企动力这个名字,估计大家就不太清楚了,而实际上,这家公司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贴身的本地化服务,相对来更低调也更扎实。中企动力的核心则是“布道”——更倾向于一种引导,将中小企业一步步带上电子商务之路。当然,双方的角色并不明晰,互有交叉,属于竞合关系。

之所以花一些笔墨来对比这两家公司,是为了解决我提出的3个瓶颈问题:

1、中小企业需要平台,但更需要掌握平台的能力。对于一群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小白”来说,给它再好的平台、再多的潜力客户资源,也是徒劳。打个比方,对于一个刚会喊“妈妈”的小孩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字一个发音的教,而不是放到幼儿园里跟其他孩子“交流”。说白了,中小企业需要“顾问”。

2、先学爬,再学走。我亲眼见过很多传统企业曾对互联网抱有巨大热情,当它们猛烧一笔钱之后,就反过来质疑互联网,其中包括大量的政府网站。记得很多年前曾经刮过一阵“电子政务”风,很多机关政府挂了网站却当做摆设。前文中提到的“节奏紊乱”问题就在这里。

3、信息化服务需要百花齐放。无论是阿里巴巴以平台为突破口,还是中企动力的“网络营销全维解决方案”,乃至百度在各大高校推动搜索营销课程的设立,这都是在打基础。“鼠标+水泥”的提法早在10年前就有了,但直到今天,鼠标还是鼠标,水泥还是水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之路,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也希望不管是阿里巴巴的网商大会还是中企动力的CEO,不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大平台服务还是专属的网络营销解决方案,以这两家公司为首的信息化行业,都能加快走进中小企业信息化驾驭互联网的步伐,因为只有中国的中小企业真正发展起来,中国的经济才会更加腾飞。

本文已发表在《电脑报》陈佼主持的“每周一弹”专栏。

陈佼观点:在中国式治网运动中,妈妈们不缺“孟母三迁”的勇气和动力,但同时也应该有“大禹治水”的理性和智慧。

在轰轰烈烈的网络扫黄运动中,妈妈们登场了。日前,一个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发起、来自各行业的家长组成,专门举报网络黄色信息的组织——“妈妈评审团”正式上岗。

组织的名字起得很温情,让人感怀“可怜天下父母心”;组织者在解释“为什么是妈妈而不是爸爸”时也煽情地表示:因为在下一代面临危险时,妈妈表现得最勇敢。事实也证明,这一组织得到了妈妈们的“强烈支持”,截至目前,已有第一批60名妈妈签署了工作协议,其中我们还看到全国劳模李素丽、“知心姐姐”卢勤等熟悉的面孔。

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妈妈评审团”的职责是在组织者的指引和培训下,按照一定的规则,举报发现的网络黄色信息,并建议、协助、监督相关部门的处理。可以想象,以对孩子负责的名义,勇敢的妈妈们会不辞劳苦地周转于各大网站,凭借一己微薄的力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污纳垢的死角。

发动群众的力量铲除互联网色情,我对此表示绝对的拥护。但是,在具体执行上,我想请参与执法的妈妈们,以及那些正在准备加入的“准妈妈”们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思:妈妈们是否希望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儿童乐园”?让我担心的是,妈妈在保护孩子的同时,是否会因为“爱之深,责之切”而将尺度收得过紧,以至于出现矫枉过正的问题。据了解,组织者甚至给妈妈制定了任务——每人每月需举报50条有害信息,未达标者实行“末位淘汰”——这加重了我的担心。为此我建议在吸纳“妈妈”的同时,吸纳“姐姐”——姐姐与孩子们生活的时代更近,他们的价值判断或许更为贴切。

第二思:妈妈们扮演的是否为真的“评审团”角色?根据组织的运作机制,妈妈需要接受培训,培训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色情信息的判别标准。如果是“评审团”,我们真的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么?实际上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组织,参与的人也是普通的老百姓,因为他们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判断,由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代表了大众对色情尺度的标准。而如果按照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准来执法,那么妈妈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义务举报员”,而非具有独立思考力的“评审团”。

第三思:“堵”是否能代替“疏”?孩子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我忧心的是,妈妈是否出于一个意愿——如果“堵”住了孩子涉黄的通道,就可以高涨无忧,最起码“少操一些心”。真正省心的方式应该是,逐渐培养孩子主动鉴别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在黄色信息面前具有“免疫力”。

无独有偶,在整治网瘾的领域,妈妈们也登场了。日前,文化部牵头、六家网络游戏企业参与,联合宣布: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一经核实,网游企业将按照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停止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服务。我极为质疑这一新招的效果——从本质上,它将妈妈与孩子摆在了“对立面”,试图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代替教育和沟通;从可行性上,被妈妈停掉账号的孩子完全可以换一个ID继续玩,或者干脆跑到非官方服务器上玩以逃过监管。

我本人也是一个准爸爸,也希望未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免受网络的伤害。但我更希望我们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个鱼龙混杂的虚拟世界。在中国式治网运动中,妈妈们不缺“孟母三迁”的勇气和动力,但同时也应该有“大禹治水”的理性和智慧。

陈佼观点:正如没必要“过度解读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一样,也不必过度解读谷歌创始人套现的事,而且,一切都很安全,谷歌依然在两兄弟的绝对掌控之下。

 

谷歌的两位老兄手里快有大量现金了,按照现在谷歌的股价,每人27.5亿美元啊。我不知道两位同属36岁的阔绰大佬要怎么花这笔钱,但肯定少不了要多雇佣点随身保镖了,万一被绑匪盯上,赎金不会少:)

 

在我写博客的时候,这个消息已经被放到了各大科技财经媒体的头条,不过大家还没来得及关心巨款该如何花的问题,倒是在议论另一个话题:两位大佬在执行完毕之后,累计投票权将下降到48%——也就是说,谷歌联合创始人可能失去对谷歌的控制权。《金融时报》甚至直接用了“Google’s founders to give up control”的新闻标题。

 

事实果真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

 

1、不用担心这一点,即便两人都按照计划各自卖掉了500万股,要凑2%的投票权依然很简单,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找谷歌CEO Eric Schmidt帮忙,或者说服一些“忠诚”的股东。2%太容易解决了。

2、整个执行周期将持续到2014年,在此之前,不排除两位停止执行的可能,他们也有这个权利。

 

3、没必要对此大惊小怪,之前很多公司的创始人都干过类似的事,公司依然是他们的,他们说了算。

 

当年乔布斯“引狼入室”,被苹果踢出董事会的时候,他一气之下卖掉了所有苹果股份,只留1股“用来获得报表”,最后在苹果成烂摊子的时候,还不照样回归了?

 

所以,正如没必要“过度解读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一样,也不必过度解读谷歌创始人套现的事,而且,一切都很安全,谷歌依然在两兄弟的绝对掌控之下。

数据统计中!!

看过该文章的网友还看过
最新评论共有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评论内容:请文明参与评论,禁止谩骂攻击!)
不能超过250字节,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昵称:    发表评论 (Ctrl+Enter快速回复)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合作说明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350317@qq.com 联系QQ:350317

Copyright © 2010-2013 Www.27zG.CoM
苏ICP备11049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