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提案人:齐晨霖 提案时间:
共青团
提案内容:
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自古以来,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兴国天经地义,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抓好中小学教育是兴市强市的百年大计,是复兴大同文明,重振大同雄风,科技富民的根本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中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与大同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不成比例,入学难,成了许多家长的心头大患,每逢新学期开始,家长们投亲托友,花钱送礼,学校门前人纷纷,叹声、骂声,声声不断。我认为我市中小学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小学校的教育投资不够,新建学校少,规模小,在校学生班容量过大。就和怀仁县作比较,一个怀仁县高初中二十余座,而且公办、民办齐上阵,不但能满足本县学生入学的需求,而且我市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怀仁县上学,应县、浑源、大同县、矿区、左云都把学生送到怀仁住宿,念书。相比之下,我们市的差距不小,除灵丘等少数县外,大同十几年没有建什么的新学校,入学难已经是广大市民的一块心病,许多班容量竞达七八十人,下课上厕所都成了问题,这样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应该立即研究解决,每年应新建三至五所高中,十所初中,五十所小学,连抓下去,必有成果。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足。
近十年来我市大同一中、二中等学校的一批中青年优秀教师纷纷流向深圳等南方城市,而留下的教师也缺乏正规的培训、提高,故此我市中小学师资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分重点高中、初中、小学,相对好的老师主要集中在一中、二中、北岳、六中、二十三校、十四校、十八校、实验小学。想入重点学校的家长送钱、走后门,五花八门,加上古城改造,拆迁搬家,扰乱了原来的学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建议鼓励退休优秀中学教师返校任聘,从外地名校研究生、本科生中,大胆不拘一格选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学校之间教师进行轮岗调换。
三、教育领导薄弱,当和尚不撞钟。
教育如此重要,各级教育局长、各学校校长应该选派精兵强将,然而现实是许多领导并不称职,在位没能力,在校没威信,抓教育没办法,学校领导最关心是招生指标,最牛的是招生权力,权钱交易不是什么新闻,因此大同市高考、中考成绩在山西省属中、下游水平。
所谓的重点高中高考榜上瘦身消容,十分难堪。
四、相当数量学校学风不正,缺乏师德教育。
相当一部分学校,包括重点学校的老师,在校不认真讲课,所学东西不在学校消化,而把大量的作业、练习留在放学后,推给了学生和家长,有的小学生做作业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战歌网,严重的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不会,家长着急,一些学校的老师借机在节假日和放学后在自家和找地方办实习班,而且收费很高,乘机捞钱,使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在校不认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和基本技能,而是找一些课外材料,搞花拳秀腿,学风浮躁,而更有甚者,一些小学校的教师利用前后左右调位,向学生的家长索要钱财,不送钱后边坐,师德危机正在腐蚀着学校的肌体。为人师表、德高望重、尊师重教是迫在眉梢需要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有这些全市人民怨气很大,我们真诚希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能够像抓古城改造建设一样,下决心改变大同落后的中小学教育,给广大市民一个希望的明天。
市政协委员 共青团界别 齐晨霖
2010年4月1日
数据统计中!!